上颌骨缺损的分类

上颌骨是构成面中1/3最大的骨骼,l它不仅是维持面部轮廓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l还与口腔生理功能,l即咀嚼、i语言、i吞咽、i呼吸等密切相关。因此,l上颌骨缺损对患者面容及功能的影响举足轻重。目前,l不同学者从外科和修复学的角度出发,l提出的上颌骨缺损分类方法繁多,l其中最常用的修复学分类方法包括:i

1.樊森分类法11根据上颌骨缺损的部位和范围、i缺牙的多少、i修复设计的特点以及修复的难度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上颌骨缺损情况的不同分为四类,l然后再按照缺牙区的部位,l每一类又分为四个亚类。下面所指缺牙区是包括颌骨缺损区和无颌骨缺损的一般缺牙区。具体分类如下:i

第一类缺损:i部分牙槽骨或颌骨缺损,l左右两侧均有基牙存在,l包括口鼻腔有穿孔和无穿孔者。

第一亚类:i缺损位于一侧后牙区。

第二亚类:i缺损和缺牙位于两侧后牙区。

第三亚类:i缺损位于前牙区。

第四亚类:i缺损位于前后牙区。

第二类缺损:i一侧上颌骨缺损,l基牙都在缺损的对侧。这类缺损临床最常见。由于基牙都在缺损的对侧,l因此在亚类中只能体现缺损对侧缺牙的情况。

第一亚类:i缺损对侧无缺牙。

第二亚类:i缺损对侧缺牙位于后牙区。

第三亚类:i缺损对侧缺牙位于前牙区。

第四亚类:i缺损对侧缺牙位于前后牙区。

第三类缺损:i部分上颌骨缺损,l上颌无牙。这一类的亚类只体现颌骨缺损的情况。

第一亚类:i缺损位于一侧后牙区。

第二亚类:i缺损位于两侧后牙区。

第三亚类:i缺损位于前牙区。

第四亚类:i缺损位于前后牙区。

第四类缺损:i两侧上颌骨缺损,l无亚类。

2.Aramany分类11Aramany等根据缺损的范围和部位将上颌骨缺损分为六类:i

Ⅰ类为一侧上颌骨切除。

Ⅱ类为1/4上颌骨切除。

Ⅲ类为上颌骨中心缺损。

Ⅳ类为超过中线的大部分上颌骨缺损。

Ⅴ类为上颌骨后部缺损。

Ⅵ类为上颌骨前部缺损。

该分类法将缺损与修复设计、i修复效果相联系,l简单便于记忆,l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意义。缺点是此类分类未考虑余留颌骨的余留牙问题和双侧上颌骨缺失的问题。

3.HS分类法

(1)根据缺损部位分为4种:i

①硬腭和牙槽骨缺损,l用H代表;②软腭缺损,l用S代表;③张口大小的程度,l用D表示;④能获得固位的余留牙数目,l用T表示。

(2)按程度的不同可分7类:i

H1指缺损局限在牙槽部。

H2是指缺损局部在硬腭中部。

H3是指单侧硬腭及牙槽骨缺损但不超过中线。

H4是指半侧上颌骨缺损。

H5是指硬腭及牙槽骨缺损,l其缺损区位于前方和后方。

H6是指缺损区超过中线。

H7是指上颌骨全部缺损。

(3)软腭缺损程度:i

S1是指软腭前方缺损,l后方残留。

S2是指局限于后方缺损。

S3是指单侧缺损达后缘。

S4是指双侧软腭广泛缺损。

(4)张口度:i

D0表示张口不受限,l在40mm以上。

D1是张口度在30mm以上。

D2是张口度在20mm以上。

D3是指张口度在10mm以上。

D4是指张口度不足10mm。

D5是不能测量者。

(5)余留基牙:i

T0是有7个以上基牙可供固位者。

T1是有5~6个者。

T2是有3~4个者。

T3是有1~2个者。

T4是无基牙可利用者。

这种分类方法记录较全面,l详细,l能说明问题,l但检查较麻烦,l分类内容也难以记忆。

4.赵铱民八类分类法111996年,l赵铱民在Aramany六类基础上提出八类分类法。考虑到余留牙的有无对于修复体设计和修复效果有重要影响,l因此将无牙颌上颌骨缺损单独作为一类,l同时将上颌骨缺损中最严重、i最复杂的双侧上颌骨缺失也单独作为一类。按照修复难易程度将上颌骨缺损分为八类:i

Ⅰ类为硬腭部缺损。

Ⅱ类为一侧部分上颌骨缺损,l分为前后颌,l在缺损颌骨前部为Ⅱ类Ⅰ亚类,l记为Ⅱ1,l在颌骨后部缺损为Ⅱ类Ⅱ亚类,l记为Ⅱ2。

Ⅲ类为上颌骨前部缺损。

Ⅳ类为后部缺损。

Ⅴ类为一侧上颌骨缺损。

Ⅵ类为过中线的大部缺损。

Ⅶ类为无牙颌颌骨缺损,l再按照缺损部位和范围,l参照本分类法中前六类缺损部位和范围,l定位相应的六个亚类。

Ⅷ类为双侧上颌骨缺失。

此分类法包括了上颌骨缺损的各种情况,l便于记忆,l对上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5.按照缺损的遗传性和部位分类11上颌骨缺损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缺损指腭裂,l有婴幼儿腭裂和成年人腭裂两类。

后天性上颌骨缺损共分四类:i

(1)第一类指硬腭缺损,l两侧均有基牙。

(2)第二类指硬腭缺损,l仅一侧有基牙。

(3)第三类指上颌缺损,l上颌完全无牙。

(4)第四类是软腭缺损或软硬腭同时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