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真菌病

临床诊断

大多数病例在发病前3~4天出现非特征性改变,l此时所见主要为角膜原发病,l4~6天后浸润进一步扩大出现典型体征。综合文献目前公认的较有代表性体征为:i①局部反应重,l有时即使角膜溃疡非常表浅,l仍可见后弹力层皱襞及房水闪光。②角膜溃疡呈灰白色、i质硬、i边缘不整齐,l如炎症轻可见边缘放射状浑浊纹向周围基质内伸出,l有人认为是真菌菌丝生长所致,l一旦出现则具有诊断价值。③“免疫环”及卫星灶。④角膜内皮斑。⑤前房积脓,lBarsky指出真菌虽然能在病程早期侵入前房,l但大多数角膜真菌病的前房积脓似乎是一种无菌性炎性反应,l有些病例角膜溃疡小而轻,l但前房积脓非常多且黏稠。

Jones等认为典型的角膜溃疡具有临床诊断价值,l“卫星灶”虽具特征性,l但不常见,l而前房积脓及内皮斑在其他类型的角膜感染中也可出现,l仅具参考价值。

上述为角膜真菌病有其代表性体征,l但临床大多数病例不可能都具备典型体征,l有些甚至完全缺如,l故对所有角膜化脓性感染都应疑有真菌感染或混合感染,l对于疑诊病例须配合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实验室诊断

1.角膜刮片11此法是角膜真菌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Polack指出刮片最好在裂隙灯或手术显微镜下操作,l这样可做到取材方便及操作精确,l避免角膜穿孔。

2.角膜活检11Ishibashi等(1987)相继报道了4例临床上疑诊为角膜真菌病患者,l但角膜刮片及培养均阴性,l后经角膜活检确诊。作者还利用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角膜活检直接镜检较角膜刮片及培养更优越。

3.培养11因真菌生长缓慢,l培养主要为分离菌株,l进行药敏试验,l培养时若同时采用几种培养基可望提高阳性率。

引自:i

Arffa1RC,let1a1.1985.Am1J1Ophthalmol,1100:i710

Ishibashi1Y.et1a1.11986.Am1J1Ophthalmol,l101.(3);288

Day1DM,let1al.1979.Am1J1Ophthalmol,l87:i688

Polack1FM11973.1Int10phthalmol1Clin,l13:i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