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l青光眼视野缺损主要根据动态观野检查定性指标分为早、i中、i晚三期。早期缺损包括旁中心暗点,l鼻侧阶梯,l颞侧楔形缺损;中期缺损为弓形暗点,l鼻侧象限性缺损:i晚期则仅残留管状视野或合并颞侧视岛。
20世纪80年代以后,l自动阈值定量视野汁检查改变了视野缺损的概念。Hart和Becker1(1982)提出了新的视野损害分期,l他们将青光眼视野改变分为3期:i
1.阈值下期11其标志为眼压增高,l或有视盘、i视网膜神经纤维束改变,l伴有某些其他视功能紊乱,l例如对比敏感度下降,l颜色分辨力异常等,l但视野检查正常。
2.阈值期11用敏感的视野计检查,l可发现浅而易变的暗点。
3.进展期11表现为明显的视野缺损,l暗点加深,l范围扩大,l即使眼压控制在临界值,l也难以阻止视野缺损进行性发展。这种分期更有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l对眼压高或眼底可疑青光眼改变,l伴有某些心理物理学指标异常者,l应高度警惕青光眼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