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活动期分类

日本厚生省1982年制定的分类,l把活动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分为Ⅰ型和Ⅱ型。因其适于临床,l易于掌握,l已被广泛采用。

Ⅰ型:i主要表现为颞侧周边部的增殖性改变。根据视网膜所见,l又可将其分为5期:i

1期(视网膜血管新生期):i颞侧周边部可见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尖端部分分支过多,l且扩张、i迂曲,l走行异常。外周可见无血管区,l后极部无改变。

2期(境界线形成期):i在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l可见明显的境界线。后极部常出现血管迂曲、i怒张。

3期:i玻璃体内渗出和增殖,l后极部有血管怒张、i迁曲,l常伴玻璃体出血。此期可分早期、i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早期可见极少量的玻璃体内渗出,l中期可见明显的玻璃体内渗出和增殖性变化,l后期在中期的基础上出现牵引性改变。

4期(部分视网膜脱离期):i除上述3期之所见外,l还出现了视网膜脱离。

5期:i全视网膜脱离。

Ⅰ型:i进展缓慢,l且阶段性明显,l有自然痊愈的倾向。

Ⅱ型:i本型为激进型,l很少有阶段性变化,l渗出明显,l发展迅速,l如不及时治疗,l会很快发生视网膜脱离,l进而导致失明。Ⅱ型的诊断标准为:i发生于极小低体重的早产儿之不成熟眼;从赤道部到后极部范围内,l未成熟的血管末端可见异常吻合、i异常走行和出血;其周围可见无血管区;在血管区可见明显的血管怒张、i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