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脓肿的分期

根据病理变化,l临床上可分4期:i

1.脑炎期11一般只有几天,l症状轻重不一,l常有中耳炎急性再发史。当耳溢突然减少或停止时出现头痛、i畏冷、i轻或中度发热、i呕吐、i精神不振甚至意识障碍,l小儿可能出现抽搐,l应予以高度重视。

2.相对静止期11常无明显癍状,l或仅有轻微头痛、i迟钝、i烦躁、i嗜睡和其他精神症状。此期持续数周,l少数可达数月之久。

3.包膜形成期11感染症状如发热、i白细胞增多等,l易为耳部感染所混淆,l故无特殊意义。此期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和局部定位症状,l幕下脓肿这两方面症状比幕上脓肿发展快而显著。

(1)颅高压症状:i剧烈头痛(阵发生,l部位与脓肿位置大体一致)、i呕吐、i视盘水肿(其发生率和水肿程度与脑脓肿大小不成比例,l对定位诊断帮助不大)、i颈强直、i迟钝嗜唾、i脉缓、i血压增高和呼吸变慢或节律改变等。

(2)脑部定位征:i随脓肿所在部位而异,l且不恒定。颞叶脓肿;可无定位征或很迟才出现,l如欣快、i健忘、i对侧中枢性面瘫和轻偏瘫、i感觉性失语(脓肿位于主侧半球时)、i对侧的同向偏盲、i动眼神经受压时患侧瞳孔扩大或缩小。小脑脓肿:i常有粗大的视向性眼震,l向患侧注视更明显。垂直性眼震的出现常提示有脑干损害。可伴同侧肌张力减退和共济失调以及眩晕等,l病人常卷曲卧于患侧,l晚期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l病理反射只有在双侧不对称时才有意义。

4.终期11除可能发生脑疝导致脑干损害外,l亦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导致死亡。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l上述分期有时界限不清,l症状可能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