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痤疮(acne1fulminans,lAF)由Burns于1959年首先描述,l当时使用的名称是伴有菌血症的集簇性痤疮。1971年,lKelly等将其称为伴多关节疼痛的急性发热性溃疡性聚合性痤疮(acute1febrile1ulcerative1conglobata1acne1with1polyarthralgia)。亦有人将该病称为系统性痤疮(systemic1acne)、i发热性溃疡性痤疮(febrile1ulcerative1acne),l而日本学者则将acne1fulminans一词译为电击性痤疮。直到1975年,lPlewing等才将该病命名为AF。此后AF这一病名被广泛使用。
诊断线索:i①易发生痤疮的少年和年轻男性;②突然出现有融合倾向的痤疮样脓疱,l主要分布于躯干和面部;③丘疹脓疱性皮损易形成糜烂、i溃疡,l愈后留有浅表瘢痕;④常伴有发热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⑤对抗生素疗效不佳;⑥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显著疗效;⑦往往有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加快。
诊断标准:iKarvonen总结24例AF患者依据的标准是:i①严重溃疡性结节囊肿性痤疮,l急性发病;②关节痛、i严重的肌肉疼痛或二者兼有,l至少1周;③发热38℃或38℃以上,l至少1周;④白细胞总数>10×109/L或血沉≥50mm/h或C反应蛋白50mg/L;⑤疼痛部位的骨X线摄片发现骨溶解性损害或骨扫描发现摄入量增加。确认有①和②条,l加上③、i④、i⑤中的任2条,l可确诊为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