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胞浆菌病

1.病史

(1)男性多见。

(2)有传染史。

2.体征

非洲型:i

(1)限局性:i病损慢性、i良性。

1)皮肤:i浅表肉芽肿,l为丘疹、i结节或斑块,l不痛微痒,l中心色素稍淡,l边缘较深,l日久溃破,l边缘卷起,l2~4个月后可自愈,l但新损又发,l多见于暴露部位或易外伤之四肢,l附近淋巴结肿大;皮肤组织脓肿,l初为皮下结节,l坚硬,l有压痛,l后化脓、i破溃,l有自愈倾向,l附近淋巴结可肿大或化脓。

2)骨:i多为骨髓炎、i伴骨质破坏,l局限四肢或颅骨及肋骨,l常继发皮肤损害。

3)黏膜损害:i少见。

(2)播散性:i广泛性皮肤和骨骼损害,l淋巴结可肿大,l肝脾肿大,l发热,l消瘦,l贫血,l病程趋向恶化。

美洲型:i

(1)原发性:i

1)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i吸入带菌灰尘引起。常不自觉。或轻度咳嗽,l低热,l不治自愈。流行区皮肤菌素试验、i真菌检查可确诊。

2)原发性皮肤黏膜组织胞浆菌病:i发生于口腔、i咽喉、i外生殖器的溃疡。

(2)播散性:i主要侵犯网状内皮系统,l除肺与黏膜包括消化道外,l肝、i脾、i淋巴结肿大,l贫血,l发热,l消瘦,l终至死亡。

3.真菌检查、i培养11阳性。

4.免疫试验11皮肤癣菌素试验、i补体结合试验、i沉淀试验、i凝集试验在不同阶段均可能阳性,lIgM,lIgA,lIgG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