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

皮肤的日光反应性是指皮肤对日光照射的反应特点以及反应程度。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的概念由美国哈佛医学院皮肤科医生Fitzpatrick于1975年首次提出。作者根据皮肤经一定剂量的日光照射后产生红斑还是色素及其程度,l将白种人的皮肤最初分为4个类型,l具体方法为:i在受试者非曝光区皮肤用3倍最小红斑量(MED)的紫外线照射;或在北纬20°~45°于春末夏初的中午日晒45~60min,l然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受试者24h后皮肤晒红、i7天后皮肤晒黑的情况。Ⅰ型皮肤定义为日晒后皮肤出现灼痛性红斑,l没有晒黑;Ⅱ型皮肤定义为日晒后皮肤出现红斑并伴有轻微晒黑;Ⅲ型皮肤定义为日晒后皮肤出现轻度红斑并伴有中度晒黑;Ⅳ型发肤定义为日晒后皮肤重度晒黑而没有红斑。按照这种分型,lFitzpatrick提出Ⅲ型皮肤是美国白人的主要皮肤类型。

提出上述皮肤分型方法具有特定的背景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期,l应用光化学疗法即PUVA治疗银屑病作为一项新技术在美国迅速兴起,l在选择病人接受长波紫外线(UVA)照射起始剂量时,l头发和眼睛虹膜的颜色常被用作判断白种人对紫外线耐受性的指标,l浅色表型如金黄色或红色头发、i蓝灰色眼睛表示对紫外线耐受性差;而深色表型如棕黑色头发和棕色眼睛则表示对紫外线耐受性强。但实际应用中皮肤科医生意外地发现,l一些具有深色表型的人在接受相应的UVA初始剂量照射后却出现了严重的光毒性反应,l即辐照剂量过高了。这种现象表明,l不能单纯根据头发和眼睛的颜色表型来判断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性。Fitzpatrick皮肤分型法正是在这种临床需要情况下建立的,l对皮肤的正确分型在指导银屑病患者的PUVA治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分型法具有局限性,l因为作者当时仅研究了白种人的皮肤,l而且被调查者是年龄12~40岁的银屑病患者。后来Pathak在对上述分型作了进一步修改补充,l增加了棕色和黑色皮肤的人群,l形成了沿用至今的皮肤分型方法,l即Fitzpatrick-Pathak皮肤分型系统(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