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型坏死性血管炎的分型

1.第Ⅰ型(变应性皮肤细动脉炎)

(1)临床特点:iGougerot概括为3种损害:i①结节:i系主要损害,l多为2~7mm直径圆形质硬的红色结节;②红斑及浸润:i直径2~20mm多形红斑样损害;③瘀斑,l此外亦有丘疹坏死、i结节坏死灶、i风团和水疱、i单纯红斑、i溃疡和脓疱等损害。根据皮损特点不易诊断,l但Gougerot的3种基本损害可有参考价值。

(2)组织病理特点:i本病的组织改变主要侵犯细动脉(arteriole),l其特征有:i①病变主要在真皮特别是乳头下层和网状层;②血管壁渗出和纤维素样变性丽增厚、i管腔变窄;③管壁及其周围或水肿部可见分叶核粒细胞、i淋巴细胞和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④具核破碎现象;⑤无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的渗出、i坏死和修复过程。此外,l可有内皮细胞肿胀和血栓形成及肉芽肿反应等。

2.第Ⅱ型(皮肤型结节性动脉周围炎)11首先由Lindberg报告2例只有结节而无全身症状的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称为皮肤型。

(1)临床特点:i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有皮疹者约占1/3~1/4,l亦可有黏膜损害。皮肤型则以结节、i浸润、i溃疡和网状青斑为主。

(2)组织病理特点:i本型主犯肌型动脉。临床上由于采取标本的时期不同可表现相异的病理改变。

3.第Ⅲ型(再发性变应性坏死性全静脉炎):i

(1)临床特点;水野病例系在发烧后下肢出现结节并有丘疹和红斑,l同时具关节、i肌肉痛和神经痛样触痛,l亦呈贫血、i血沉加快和丙种球蛋白增高等。

(2)组织病理特点:i水野病例为中型静脉的闭塞性全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