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应进行肾脏穿刺活检确定狼疮性肾炎病变的类型及其活动性。根据组织的病变广泛程度及病理改变,l一般将其分为以下4度。
Ⅰ度:i轻微性狼疮性肾炎或膜性狼疮性肾炎。本型病情轻,l发生率约10%,l肾小球正常或有系膜细胞轻度增生和基质轻度增多。大多数病例无肾脏损害的临床症状,l少数患者出现轻度蛋白尿,l偶尔有镜下血尿,l一般没有高血压,l肾功能正常,l小部分患者可转为膜性或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Ⅱ度:i局灶增殖性狼疮性肾炎。发生率为15%~30%。病变局限于几个肾小球,l呈局灶性和节段性分布,l主要是增殖变化。临床表现一般较轻,l为轻度蛋白尿和(或)显微镜下血尿,l一般没有高血压,l很少发展为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少数可毫无症状,l完全为隐匿性。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l少数继发肾功能不全,l部分患者病变加重则转变为弥漫增殖狼疮性肾炎。
Ⅲ度:i膜性狼疮性肾炎。病情介于局灶增殖性和弥漫性两者之间,l约占10%。肾小球基底膜高度肥厚,l几乎无细胞增殖。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蛋白尿,l常引起肾病综合征。有时有镜下血尿,l一般不伴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l少数病情进展可发生肾功能衰竭。很少转变为其他类型。
Ⅳ度:i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本型是最常见、i最严重的病变类型,l占45%~50%。全部或几乎全部肾小球受累,l肾小球血管间质及内皮细胞弥漫增殖。特征表现是膜内有沉积物,l呈嗜酸性,l折光性强,l不规则地累及毛细血管袢,l使有些毛细血管袢僵硬,l呈铁丝圈状。某些活动病例还可坏死灶及苏木素小体。临床上常有明显蛋白尿、i镜下血尿及各种管型。常有高血压,l常见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l病变可为急性、i可逆性、i活动性或为慢性硬化性损害,l如不治疗,l肾功能常进行性衰退,l活动性损害为纤维增生而成硬化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