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瘤病的分类

1.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11系某一种或两种特殊的脂蛋白增多而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l都是遗传病。Frederikson将它分为Ⅰ、iⅡ、iⅢ、iⅣ、iV15型,l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又在其基础上订为Ⅰ、iaibiⅢ、iⅣ、i16型。各型都有不同类型的黄瘤及其他临床表现。

第Ⅰ型:i是脂肪引起的高脂血症(Burger-Grutz型),l又称原发性家族性脂血症,l家族性高乳糜血症,l是一种隐性遗传性酶缺陷病,l由于脂蛋白脂酶的缺乏,l不能清除血中的乳糜微粒而使血浆呈乳糜样。常在年幼时即发病,l有反复发作的腹痛、i肝脾肿大及黄瘤。这种患者的黄瘤几乎都是发疹性黄瘤。

第Ⅱ型:i又名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家族性高胆固醇性黄瘤病,l高β脂蛋白血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l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瘤及心血管疾病。又分为两亚型:ia型,lβ脂蛋白增多而前-β脂蛋白正常,l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而三酰甘油正常。Ⅱb型则β脂蛋白及前β脂蛋白均增高,l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浓度也升高。Ⅱ型患者大约40%~50%有黄瘤表现,l其中腱黄瘤占40%~50%,l睑黄疣占23%,l结节性黄瘤只占10%~15%,l患者可有早发生的心血管疾病。

第Ⅲ型:i过去认为是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混合型,l是Ⅱ型及Ⅳ型的中间型,l其β脂蛋白及前-β脂蛋白过多,l大约70%~80%患者有黄瘤表现。常见为结节性或结节发疹性,l同时有掌部条状黄瘤。Vermeer等报告了46例前-β脂蛋白升高的黄瘤病人,l其中Ⅲ型患者最多,l共31例。本型患者心血管合并症不比Ⅱ型多,l但周围血管病比Ⅱ型多见。

第Ⅳ型:i本型是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因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过多而形成脂蛋白的堆积,l其特点是肥胖,l葡萄糖耐受性差,l最常见的皮损是发疹性黄瘤。只有当三酰甘油中的前β脂蛋白的浓度高于1500mg/dl时才出现,l掌部条状黄瘤也可以见到,l心血管病也很常见。

第Ⅴ型:i本型主要由于脂肪负荷过重使脂蛋白脂酶不能清除血中的三酰甘油,l空腹血乳糜微粒增高,l前β脂蛋白也升高。发疹性黄瘤较多见,l结节性黄瘤也可见到。Green-berg报告了32个家系的原发性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l发现32例先证者中发疹性黄瘤占11例,l但系谱调查时亲属中仅发现一例。

2.继发性黄瘤病11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的血清脂蛋白异常,l血中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升高而出现的黄瘤病。

(1)胆汁性肝硬变:i胆汁性肝硬变及其他胆汁郁积所引起的肝脏病人,l其肝脏可分泌不常见的脂蛋白“X”(Lipoprotein“X”)。可使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及磷脂升高,l当血脂浓度高达1800mg/dl时,l就能出现黄瘤,l表现为结节性黄瘤、i睑黄疣、i扁平黄瘤以及掌部线状黄瘤。

(2)糖尿病:i可以出现β及前β脂蛋白及(或)乳糜微粒脂蛋白的升高,l很像Ⅱ、iⅣ、iⅤ型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这是由于患者脂蛋白酶活性降低,l清除乳糜微粒及前β脂蛋白的能力降低之故。若为β脂蛋白升高,l则血清胆固醇增高,l可出现睑黄疣。少数未控制的糖尿病人由于乳糜微粒及前β脂蛋白升高,l可发生发疹性黄瘤。

(3)胰腺炎:i胰腺炎患者由于缺乏正常胰腺所分泌的胰岛素,l缺乏脂蛋白脂酶,l像糖尿病一样,l可以引起前β脂蛋白及(或)乳糜微粒脂蛋白升高,l可出现发疹性黄瘤。

(4)黏液性水肿:i可伴发高脂蛋白血症。这是因为甲状腺素在使肝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l甲状腺素减少时,l可抑制胆酸的形成,l胆汁中胆酸分泌减少,l循环血中β脂蛋白即升高。此外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也要依靠甲状腺素的存在,l因此当甲状腺素缺乏时,l血中前β脂蛋白及乳靡微粒即堆积。这一类患者腱性及结节性黄瘤均可以见到。

(5)肾病综合征:i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lβ高脂蛋白血症最常见,l也可以见到其他脂蛋白的异常。低蛋白血症常导致肝脏制造白蛋白的速度增加,l也加速肝脏胆固醇及脱辅基蛋白(apoprotein)的合成。β脂蛋白及其他脂蛋白的分子颗粒大于白蛋白,l不能从尿中丢失,1而且其生物合成增加,l因而可引起明显的高血脂症。睑黄疣及腱黄瘤都可以见到,l偶然也可有发疹性黄瘤。

(6)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i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常可使血脂轻度升高。但在少数可能有潜在的Ⅳ型或Ⅴ型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妇女,lβ脂蛋白可大量增多而伴发发疹性黄瘤、i腹痛、i甚至胰腺炎。高血脂症的作用机理可能由于雌激素可提高血清胰岛素的水平,l刺激肝脏内源性前β脂蛋白的合成。又可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l使血中脂蛋白的清除发生障碍。血脂蛋白升高达一定水平时,l即出现发疹性黄瘤。

(7)病变蛋白血症:i包括多发性骨髓瘤、i冷球蛋白血癌、i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i淋巴瘤及白血病等。这些病都报告过有伴发黄瘤者,l有些有β脂蛋白升高,1有的有前β脂蛋白及(或)乳糜微粒脂蛋白血症,l但也有的没有任何脂蛋白的升高而有黄瘤表现。有人假设某些病变蛋白对一些脂蛋白有亲和力,l形成病变蛋白——脂蛋白复合物,l阻碍了脂蛋白的清除而造成高脂血症。Jones报告了两例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病,l均伴有扁平黄瘤。渐进性坏死性黄肉芽肿,l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病变蛋白血症的黄瘤表现,l病损特点有萎缩、i毛细血管扩张、i溃疡、i瘢痕并侵犯皮下组织。Kossard报告了8例,l其中6例有IgG单克隆血清病变蛋白,l2例有多发性骨髓瘤,l1例有浆细胞性淋巴瘤。皮肤活检证明为渐进性坏死性黄肉芽肿。无高脂血症的病变蛋白血症伴发黄瘤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病变蛋白血症患者中最常见及独特的皮肤病损是全身性扁平黄瘤,l弥散浸润于眼皮、i面部、i颈及躯干的上部,l呈明显的金黄色。还报告了1例患者,l患全身性扁平黄瘤9年,l在黄斑块上有间歇性水肿及红斑出现,l血清中CH50iC1qiC4iC2及C1酯酶抑制物均低,l1C3在正常范围内。

3.黄瘤细胞沉着于炎症性疾病或肿瘤中11在炎症性疾病中有胆固醇沉着者并不少见,l组织学特点是组织细胞摄入脂肪形成泡沫细胞,l在原发炎症部位的皮肤出现泛发的黄瘤,l这种表现在肿瘤中也能见到。

(1)幼年性黄肉芽肿:i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l其特点是皮肤有单一的或多发的黄色、i红棕色斑疹及结节,l好发于头皮、i面部、i颈及四肢近端或躯干部,l有时在黏膜或皮肤黏膜交界处。Blank曾报告一例4个月有虹膜损害的幼年性黄肉芽肿息儿。病损亦见于肺、i心包膜,l脑膜、i肝、i脾及睾丸。眼部病损较常见,l可侵犯虹膜及睫状体,l形成青光眼、i出血或失明。这种患者血脂不高,l最早期的组织学变化是组织细胞增生,l继发脂质沉着。

(2)组织细胞增生症X:i这是一组少见的原因未明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3型,l即勒-雪病(Letterer-Siwe1disease),l韩-雪-柯病(Hand-Schueller-Christian1disease)及嗜酸细胞肉芽肿(Eosinophilic1granuloma)。本组病的病理变化有3种,l即增生性反应,l内芽肿性反应及黄瘤性反应。一般来说韩-雪-柯病以黄瘤反应为主,l故在韩-雪-柯病的病人中,l临床上可以见到播散性黄瘤,l呈橙色及黄棕色结节,l有时呈幼年黄色肉芽肿样的黄瘤损害。

(3)播散性黄瘤病:i不少学者认为播散性黄瘤不仅是一种症状,l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血脂正常的黄瘤病。是局部组织细胞增生,l继发脂质的聚集。Mishkel等报告了一例患者,l发病后3年内,l反复10次测定血脂,l胆固醇始终低于200mg/dl,l三酰甘油始终低于100mg/dl。有人认为本病是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一种类型,l与韩-雪-柯病有重叠,l但Alt-man等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的病,l他们认为播散性黄瘤病与韩-雪-柯病的鉴别,l依靠以下几点:i①前者多见于成人,l后者多见于儿童;②前者没有或只有轻度的尿崩症,l而后者尿崩症为3大主要症状之一;③前者常能自行缓解,l预后好,l而后者常发展、i恶化、i预后差;④前者组织学改变主要是黄瘤病变,l而后者虽然也有黄瘤改变,l但主要是肉芽肿。最近Winkelmann等将组织细胞性皮肤病分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及非X两大类。前者包括勒-雪病、i韩-雪-柯病及嗜酸性肉芽肿。后者包括发疹性组织细胞瘤、i幼年性黄肉芽肿、i播散性黄瘤、i皮肤网状组织细胞瘤及渐进性坏死性黄肉芽肿。他指出两类组织细胞增生症可依靠电镜及免疫学检查来鉴别。组织细胞增生症X患者的皮肤活检在电镜下可见到朗格汉斯细胞,l朗格汉斯细胞中有网球拍样颗粒;用特异性抗体能检测出细胞浆中含有S-100蛋白质或OKT6受体。组织细胞增生症非X患者无S-100蛋白质或OKT6受体,l电镜下看不到朗格汉斯细胞。Kumakiri等对一例播散性黄瘤病伴尿崩症的患者的皮损做活检,l电镜下未发现朗格汉斯细胞颗粒,l证实了上述观点。

引自:i

Maschella1S1L,let1al.Dermatology1Update,l19791ed.NY:iElsevier,l1979,l89

Rudolph1A1M.Pediatrics.16th1ed.NY:iAppletene-Cen-tury-Croffs,l1977,l905

Rook1A.Textbook1of1Dermatology,l3rd1ed.Oxford:iBlackwell1Scientific1Publ,l1979.2048

Falkner1E,let1al.Modern1Problems1in1Pediatrics.Basel:iS1Karger,l1975,l17:i204

Carr1I.Lymphoreticular1Disease1Oxford:iBlackwell1Scientific1Publ,l1977.138

Vermeer1B1J,let1al.Br1J1Dermatol11979,l100:i657

Kossard1S,let1al.Aust1J1Dermatol11980,l21:i85

Jones1R1R,let1al.Br1J1Dermatol11979,l101:i711

Mishkel1M1A,let1al.Arch1Dermatol11977,l113:i1094

Greenberg1B1H,let1al.Ann1Intem1Med11977,l87:i526

Polano1M1K.Dermatologica11974,l149: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