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癌(SCC)

1.病史

(1)环境、i气候、i阳光等及湿度、i烟雾等居住史和接触史。

(2)种族:i有色人种比白色人种发病率高。

(3)有砷、i多环碳氢化合物、i沥青等化学物接触史及玻璃制造、i照相工业、i杀虫剂、i矿物冶炼副产品等职业者发病率较高。

(4)有光化性角化病、i射线角化病、i砷剂角化病、i射线皮炎及溃疡、i着色性干皮病等癌前期皮肤病。

(5)有瘢痕、i外伤及寻常狼疮、iDLE、i慢性溃疡等慢性皮肤病。

(6)主要发生于老年,l男性多于女性:i

(7)好发于头皮、i面、i颈、i手背等暴露部位,l亦可发于非暴露部位和口腔内。

(8)病程发展很快,l极易转移。

(9)偶可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2.体征11初为浸润性硬块、i结节、i疣状损害或溃疡,l继而隆起成乳头状至菜花状,l淡红色至暗红色,l底宽,l质硬,l表面毛细血管扩张,l附以鳞屑和结痂,l顶部常见钉剌样角质,l若强行将其剥除,l则底部易出血,l此为菜花样(或乳头状型);深在型初起为淡红色坚硬小结节,l表面光滑,l有光泽,l渐增大,l中心呈脐状凹陷,l周围有新发结节,l结节破溃后呈火山口样溃疡,l边缘坚硬,l高起并外翻,l底面高低不平,l有污秽坏死组织和恶臭及脓样分泌物,l很快发展,l深及肌肉及骨骼,l引起区域性淋巴转移。

3.分类11根据国际TNM分类分为:i

T11肉眼所及原发病灶。

Tis11上皮内癌。

T011初发肿瘤。

T111肿瘤最大直径<2cm。

T211肿瘤最大直径>2cm<5cm(浸润至真皮深层)。

T311肿瘤最大直径>5cm(浸润至皮肤深层)。

T411肿瘤侵犯其他组织(软骨、i肌肉、i骨骼)。

N11肉眼所见淋巴结转移。

N011未扪及淋巴结。

N111扪及同侧所属淋巴结。

N211扪及两侧淋巴结,l同侧淋巴结固定。

N311扪及两侧淋巴结,l对侧淋巴结固定。

M11有无远处转移。

M011无远处转移。

M111有远处转移。

上述分类中,lT1~T4处于N0M0者很少引起死亡,l处于N1M1者则预后不良。

4.组织病理11表面角化,l棘层不规则增生,l呈索条状或巢状细胞团,l边缘绕以基层,l中心有角化癌珠,l癌细胞内有很多分裂象。且可突破基底膜散布于真皮内,l周围有浆细胞及小淋巴细胞浸润。Broder按肿瘤不典型鳞状细胞多少而将鳞癌分为4级:i

Ⅰ级:i不典型鳞状细胞低于25%,l癌组织向真皮侵犯,l不超过汗腺水平,l癌细胞团块边缘有些排列完整,l有些排列不完整甚至缺如。常有角化珠,l渐向中心角化。

Ⅱ级:i不典型鳞状细胞约25%~50%,l癌组织达真皮深层。仅有少数角珠,l中心角化不全。

Ⅲ级:i有大量不典型鳞状细胞达50%~75%,l角化明显或缺如,l核分裂显著。

Ⅳ级:i几乎整个癌组织细胞均为不典型鳞状细胞,l核分裂象多,l无角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