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

1.病史

(1)国内青年病例有不少发生,l国外5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l20岁以前或70岁以后病例很少。以男性为多。

(2)非特异性损害有瘙痒。

(3)特异性损害长时间局限于一处,l有些病例局部治疗后即可痊愈,l亦有因破溃而死亡。

(4)特异性损害可开始即为皮损,l或在其他症状发生前1年或数年出现皮损。

(5)皮损多发于头、i面或颈部、i躯干、i四肢均可发生。

2.体征

(1)非特异性损害:i有丘疹性皮炎、i多形红斑、i紫癜、i剥脱性皮炎、i带状疱疹等。

(2)特异性损害:i初为单个皮肤结节,l直径约3mm至10cm,l呈棕褐色或紫红色,l多成群发生,l或呈环状或弧形排列。大结节深达皮下脂肪,l少数损害发于皮下组织,l类似脂膜炎症状。

3.组织病理

(1)分化好的淋巴细胞淋巴瘤11既有细胞的大团块,l又有散在斑片。细胞核小而圆,l核染色质粗大而成堆,l胞浆很难查见,l与正常淋巴细胞难以区别。可混有分化差的淋巴细胞。丝状分裂稀少,l在细胞大团块或散在斑片周围,l瘤细胞可平行排列,l延伸至完整的胶原束之间及其周围。无水肿将细胞分开,l可见核融合象。

(2)分化差的淋巴细胞淋巴瘤:i核外形有齿状核,l较大,l较淡染,l胞浆少,l核密集。称为滤泡中心细胞或中心细胞。

(3)混合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瘤:i

1)淋巴细胞部分转化,l核裂,l分化差。

2)大淋巴细胞完全转化,l有大而淡染,l不规则异形核。又称免疫母细胞或中心母细胞。

(4)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大细胞型淋巴瘤)以往称网状细胞肉瘤,l现又称大细胞淋巴瘤、i免疫细胞淋巴瘤、i中心母细胞淋巴瘤。细胞为完全转化了的恶性淋巴细胞,l称为免疫母细胞或中心母细胞,l细胞多呈大片、i大核、i泡状、i核膜清楚、i很少染色质颗粒,l核仁1~2个,l核可呈圆形、i椭圆形。不规则形异形表现。胞浆丰富,lHE染色不好,l轮廓不清,l若用Giemsa染色呈中等嗜碱而清晰可辨。有许多有丝分裂象。

4.分类分期

(1)分类:i目前多应用Rappaport分类及198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新工作分类,l两法基本一致(见下表)。

(2)分期:i参考CBCL的分期(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