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1191-199911诊断标准
软下疳必须根据病史、i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l慎重做出诊断。
1.接触史
有非婚性行为史及性伴感染史,l对来自流行区的感染者更应询问性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本病为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所引起,l潜伏期3~7天。病损主要发生于性接触中组织易损伤的部位,l男性多在冠状沟、i包皮、i龟头、i会阴等处;女性多在小阴唇、i大阴唇和后联合处。生殖器外可见于肛门、i大腿上部、i口腔和手指部。初发为外生殖器部位的炎性小丘疹,l1~2天后迅速变为脓疱,l破溃形成疼痛性溃疡,l溃疡呈圆形或卵圆形,l边缘不整,l可潜行穿凿,l周围皮肤潮红。溃疡基底柔软,l为肉芽组织,l易出血,l覆以脓性分秘物。单个溃疡3~20mm大小,l也可发生多发的卫星状溃疡,l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l有时发生于女性阴道和宫颈部位的溃疡可以不痛。约半数患者发生急性、i疼痛性腹股沟淋巴结炎(横痃),l表面皮肤红肿,l可破溃。由于自身接种,l感染也可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和黏膜。
3.实验室检查
(1)涂片:i从溃疡或横痃处取材涂片作革兰染色,l镜下可见到革兰阴性短杆菌,l呈长链状排列,l多条链平行,l似“鱼群”状,l可考虑为杜克雷嗜血杆菌,l但涂片的敏感性大约为50%。另外溃疡中其他革兰阴性菌可造成假阳性。
(2)培养:i标本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l可出现典型菌落,l取典型菌落做细菌涂片,l可见到革兰阴性短链杆菌。细菌经分离鉴定,l可明确为杜克雷嗜血杆菌(见附录A)。
临床诊断:i根据1、i2进行,l3(1)只作参考,l但应符合①发生7天以上的溃疡,l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溃疡组织液查不到梅毒螺旋体,l或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②临床上排除溃疡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l或HSV培养阴性。
确诊病例:i符合1、i2和3(2)条件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