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一)

CDC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3年修订的在青少年(年龄≥13岁)和成人中HIV感染分类及艾滋病(AIDS)诊断标准,l采用了临床分型结合CD4T细胞计数的分类方法(见MMWR,l1992,l41/RR-17)。其主要内容为:i

D1.1根据HI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为A、iB、iC3型。

D1.11临床A型:i见于以下3种临床特征中的一种:i①急性(初次)HIV感染,l有类似流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②无症状性HIV感染;③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PGL)。

D1.21临床B型:i罹患下述1种非特异的症状(或病征),l主要包括:i⑴杆菌性血管瘤;⑵口腔念珠菌病;⑶慢性、i复发性或对治疗反应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⑷宫颈(中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⑸持续1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症状如发热(38.5℃)或腹泻;⑹口腔毛状白斑病;⑺多发性或复发性的皮肤带状疱疹;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⑼李斯忒菌病;⑽主要合并输卵管卵巢脓肿的盆腔炎性疾病;⑾周围神经疾病。以上其中的任何一种病征,l或与HIV感染后的细胞免疫缺陷相关,l但均不符合AIDS病期的诊断标准,l也不同于A型临床特征。其中一些病征在过去又称为AIDS相关综合征(ARC)。

D1.31临床C型:i即AIDS病期,l包括25种AIDS指征的疾病,l凡罹患其中之一的HIV抗体阳性者,l即可诊断为AIDS。分别是:i(1)气管、i支气管或肺的念珠菌病;(2)食管念珠菌病;(3)浸润性宫颈癌;(4)弥漫性或肺外的球孢子菌病;(5)肺外隐球菌病;(6)慢性肠道隐孢子病(病程>1个月);(7)除肝、i脾、i淋巴结以外的巨细胞病毒感染;(8)并发失明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9)HIV相关的脑病;(10)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口腔溃疡(病程>1个月),l或支气管炎、i肺炎及食道炎;(11)弥漫性或肺外的组织胞浆菌病;(12)慢性肠道孢子球虫病(病程>1个月);(13)卡波西肉瘤;(14)伯基特淋巴瘤;(15)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瘤;(16)原发性脑淋巴瘤;(17)弥漫性或肺外的鸟型分支杆菌病;(18)肺部或肺外的结核病;(19)弥漫性或肺外的其他分支杆菌感染;(20)卡氏肺囊虫肺炎;(21)复发性肺炎;(22)进行性多发性脑白质病;(23)反复发生的沙门氏菌败血症;(24)脑弓形体病;(25)HIV相关的消瘦综合征。

D2.1根据CD4T细胞的计数结果将每种临床类型又分为3个亚型(见下表),l并规定凡CD4T细胞<200μl或<14%淋巴细胞总数的HIV感染者也均按AIDS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