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角化不全的皮肤病理标本作了研究,l根据其形态和分布进行分类,l已经认出有12种角化不全类型:i
1.点状角化不全11为最普通的一型,l见于银屑病,l但也见于各种炎性皮肤病,l如湿疹、i玫瑰糠疹、i环状红斑等。一些伴有或不伴有炎症的良性或恶性肿瘤:i如脂溢性疣、i基底细胞癌、i鳞状细胞癌及蕈样肉芽肿等也可以见到。该型由于其分布和核的形态并不特殊,l故无助于疾病的鉴别。
2.柱状角化不全11在日光性角化病中,l其角化不全的垂直柱常与覆盖毛囊和汗腺导管开口的正型角化相交替。在一些鳞状细胞癌也见类似结构。
3.间隙性角化不全11在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中,l角化不全与正型角化相交替,l但该角化不全带较宽且并不限于毛囊间表皮内。
4.包裹状角化不全11见于慢性苔藓样糠疹中,l其特征是水平小包裹状角化不全夹在正型角化层间。
5.穿通性角化不全11在Kyrle病,l高度角化不全性角栓凹入或穿透表皮,l构成本病特有的角化性丘疹。
6.羽毛状角化不全11汗孔角化症,l在皮损边缘的沟处显示断续的羽毛状角化不全(“鸡眼样板层”)。该特点在Mibelli汗孔角化症中更明显,l也见于播散性浅在光线性汗孔角化症。
7.肥胖型角化不全11为寻常疣的特征,l角化不全细胞的核大,l圆形,l嗜碱性强,l常垂直排列成层,l位于向外生长的棘层顶端。
8.斑点状角化不全11可见于毛囊角化病,l良性家族性天疱疮,l疣状角化不良瘤和暂时性棘刺松解性皮肤病。常有一堆大小不定的、i强嗜碱性的、i颗粒状角化不全的核。角化不全并伴有两种典型的角化不良细胞(圆体和谷粒)。毛囊角化病与良性家族性天疱疮相比,l前者基底层上裂隙和棘层松解不明显,l而角化不良细胞更为显著。
9.毛囊周围角化不全11在毛发红糠疹中,l角化不全常在毛囊开口处,l斑点状角化不全也出现在毛囊间。
10.生理性角化不全11在黏膜中,l核正常保留在角质层。该处角化不全的细胞略呈气球状和水肿。
11.假性角化不全11在感染和结痂的皮损中,l细菌和多形核白细胞碎片可保留在角质层中,l偶尔类似角化不全的形状。在染色深的标本中,l许多真菌菌丝存在也可引起混淆。另一例子是落叶性天疱疮,l发生在角质层下的表皮内裂隙,l使在颗粒层中出现扁平、i固缩的棘层松解细胞也类似角化不全。
12.自相矛盾的角化不全11角化不全通常不是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的特征,l当其存在时,l可使人想到苔藓样或红斑狼疮样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断。或者当伴有苔藓样模式,l这种自相矛盾的角化不全提示为药疹。反之,l注意角化不全的缺乏也是很重要的,l在诊断银屑病时,l如果没有角化不全作证据,l其诊断虽然有可能,l但是很罕见的。
引自:i
Price1M1L,let1al.J1Cutan1Path,l1984,l11:i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