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症(一)

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111986年11月

1.主要依据

(1)舌质紫暗或舌体瘀斑、i瘀点、i舌下静脉曲张淤血。

(2)固定性疼痛或绞痛或腹痛拒按。

(3)病理性肿块,l包括内脏肿大、i新生物、i炎性或非炎性包块,l组织增生。

(4)血管异常,l人体各部位的静脉曲张、i毛细血管扩张、i血管痉挛、i唇及肢端发绀、i血栓形成、i血管阻塞。

(5)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的瘀血、i黑粪、i皮下瘀斑等或血性腹水。

(6)月经紊乱、i经期腹痛、i色黑有血块、i少腹急结等。

(7)面部、i唇、i齿龈及眼周紫黑者。

(8)脉涩或结、i代或无脉。

2.其他依据

(1)肌肤甲错(皮肤粗糙、i肥厚、i鳞屑增多)。

(2)肢体麻木或偏瘫。

(3)精神狂躁。

(4)腭黏膜征阳性(血管曲张、i色调紫暗)。

3.实验室依据

(1)微循环障碍。

(2)血液流变性异常。

(3)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活性降低。

(4)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

(5)血流动力学障碍。

(6)病理切片示有瘀血表现等。

(7)特异性新技术显示血管阻塞。

4.判断标准11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血淤症:i

(1)具有主要依据2项以上。

(2)具有主要依据1项,l加实验室依据两项或其他依据两项。

(3)具有其他依据2项以上,l加实验室依据1项。

说明:i临床血瘀症常有兼症,l如气虚血瘀、i气滞血瘀、i痰阻血瘀或寒凝血瘀等。临床可根据中医理论及其他有关标准进行辨证,l做出兼证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