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一)原发性心脏骤停
年龄在40岁以上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诊断为可疑冠心病:i
1.过去曾经诊断为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l突发心绞痛,l在6h以内死亡,l或在睡眠中死亡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2.突发心绞痛、i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l心电图显示梗死先兆,l6h以内死亡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3.猝死后经尸检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l死亡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4.突发性心绞痛、i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l来不及做或没有条件做心电图,l死亡于发病后6h以内,l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心绞痛
1.劳力性心绞痛11由运动或其他原因增加心肌需氧量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l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l胸痛常可迅速消失。
(1)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i劳力性心绞痛病程稳定l个月以上。
(2)不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i①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i劳力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②恶化劳力性心绞痛:i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i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增加。
2.自发性心绞痛11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l与劳力性心绞痛相比,l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l程度较重,l且不易被硝酸甘油缓解。心电图常出现暂时性ST段压低或抬高(常称变异型心绞痛),l属不稳定型心绞痛,l可与劳力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可出现明显的ST段改变或T波倒置,l必要时可做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
(三)心肌梗死
1.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11肯定性心电图改变和(或)肯定性酶变化,l病史可典型或不典型。
2.可能的急性心肌梗死11不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持续超过24h以上和(或)不肯定性酶变化,l病史可典型或不典型。
3.陈旧性心肌梗死
(1)肯定性心电图改变,l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及酶变化。
(2)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史。
(四)冠心病中的心力衰竭
1.原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生心力衰竭者。
2.40岁以上发生心力衰竭,l排除其他原因,l诊断为可疑冠心病。
(五)心律失常
年龄在40岁以上,l排除其他原因出现下列心律失常者,l诊断为可疑冠心病。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心房颤动。
3.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完全性左束支、i双束支、i三束支传导阻滞。
5.频发室性或多源性室性早搏(超过l0%心率数)。
6.室性心动过速,l心室搏动,l心室颤动。
几点说明:i
1.原发性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系参考全国猝死协作组所拟定的冠心病猝死标准中的第①、i②、i④、i⑤条;该标准的第③条系突然发病,l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l于发病后6h内死亡,l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l实际上为肯定性心肌梗死;第⑥、i⑦条系发病后迅速死亡和睡眠中死亡,l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l标准似太松未列入。
2.心绞痛的病史询问应力求详尽,l必要时结合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l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在运动试验前应先测定直立位半分钟和过度换气后半分钟的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标准为:i①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②运动中及运动后出现ST段水平或下垂型压低≥1mm,l如运动前原有ST段低者,l运动后应在原有基础上再压低1mm。③运动中血压下降者。
3.在心肌梗死诊断中,l肯定心电图改变指在一系列记录中出现有诊断意义的Q波和(或)持续1天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不肯定心电图改变指持续1天以上的复极化改变的衍变(一次记录中无明显ST段压低、i抬高或T波倒置而其他记录中有明显ST段压低,l抬高或T波倒置)和(或)单次心电图记录中有一病理性Q波。肯定性酶变化指血清心脏酶浓度的序列变化或开始升高和继后降低,l以及至少有一次血清酶水平大于正常高限的1倍以上。不肯定性酶变化指血清酶开始时浓度升高,l但不伴有随后的降低,l且血清酶水平升高不大于正常高限的1倍。
4.隐性冠心病(亦称无痛性冠心病或无症状性冠心病)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已引起心肌缺血,l只是其程度尚未引起症状而已,l如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确定诊断。因此,l隐性冠心病作为冠心病一种类型是客观存在的。对于40岁以上临床上无心绞痛症状而在平静时或运动后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表现、i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者,l可能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引起明显狭窄,l但由于目前不能普遍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l冠心病的诊断不能完全肯定,l所以,l在临床上只能诊断为可疑冠心病,l以利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