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征最先由Dressier(1955)提出,l指发生心肌梗死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2~10周左右)出现反复发作的胸膜炎、i心包炎和肺脏炎(pneumonitis)变化的一组病征。其诊断如下:i
1.具有肯定的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2.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1~2周,l突然发高热、i胸痛、i呼吸困难、i咳嗽,l出现胸膜炎和心包炎、i肺脏炎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1)胸膜炎:i可为一侧性,l也可为两侧性;可为纤维素性炎症、i也可有较多的积液。常有刺激性咳嗽、i呼吸困难、i胸痛,l随深呼吸、i咳嗽而加重。可闻有胸膜摩擦音和发现积液。
(2)心包炎:i胸闷、i胸痛、i气短、i心率增快、i脉压变小,l心音弱而远、i心包摩擦音,l出现奇脉和心力衰竭症状。个别患者可有较严重的心脏压填塞表现。
(3)肺脏炎:i为小叶性,l体征不明显,l靠X线胸透发现。
3.抗生素对本征无治疗效果,l仅可用做预防合并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疗效比较确实,l唯于好转后可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