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冬眠(MH)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l心肌缺血后心肌功能状态和心肌存活与否直接取决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i①严重、i持续的心肌缺血(包括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引起的)导致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完全丧失和心肌的坏死。②严重短暂心肌缺血(一般<20min)后心肌功能延迟恢复,l称为心肌震荡(myocardial1stunning,l又有译为心肌顿抑或心肌眩晕)。③慢性持续心肌缺血,l导致心功能持续降低,l称为心肌冬眠(myocardial1hibernation)。

1978年,lDiamond首先提出心肌冬眠这个概念,l认为心肌冬眠是冠心病病人的一种持续的心肌室壁运动异常,l当冠脉血供恢复正常后,l这种异常是可逆的。Rahimtoola在1989年提出心肌冬眠是静息心肌血流量减少时的一种相对少见的反应,l心肌降低其功能使心肌血流量和心肌功能再次达到新的平衡。他还提出了心肌冬眠的定义:i①心脏能自动适应心肌慢性低灌注状态。②心肌灌注和心肌功能之间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③这种新的平衡可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对心肌冬眠的含义理解尚包括:i①心肌冬眠是心肌对低灌注状态的一种适应性反应。②冬眠心肌是存活的。③冬眠心肌具有一定的功能储备。当小剂量正性肌力作用药物短暂使用时,l可使心肌功能暂时提高。④当恢复心肌灌注时,l心肌功能可恢复。

心肌冬眠的诊断包括3个方面:i①心肌的低灌注状态,l即局部心肌静息血流量减少。②心肌功能的减退,l包括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减退。③恢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第三点特别重要,l一些作者把它看做是诊断心肌冬眠的金标准,l但这是一种回顾性的诊断,l故应先根据前两条做出心肌冬眠的初步诊断,l再在恢复灌注后做出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