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扑的分类(二)

Lesh1et1al

Lesh等在1996年将房扑分为3种,l即:i①典型房扑,l包括顺钟向和逆钟向房扑;②真正不典型房扑;③手术切口或补片周围折返性房扑。由于Lesh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房扑的电生理机制,l包括房扑的折返环路和消融靶点定位,l对房扑的治疗有指导意义,l因此广为临床医师采用。在Lesh分类中,l典型房扑常表现出电生理上Ⅰ型房扑的特征,l而非典型房扑既可以表现Ⅰ型房扑的特征,l也可表现为Ⅱ型房扑的特征,l因此,l不能把典型房扑等同于Ⅰ型房扑,l非典型房扑等同于Ⅱ型房扑,l这是两类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