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袖性心律失常

命名为肌袖性心律失常的依据有:i①缠绕于肺静脉和腔静脉壁上的肌袖组织可自发快速、i有序或无序的电活动;②肌袖与心房之间既有解剖学上的连续,l也有生物电的相互传导;③肌袖的电活动传至心房可引起各种房性心律失常(触发或驱动机制);④这种与肌袖电活动相关的心律失常有自己的心电图和心电生理特点;⑤对诊断、i临床处理、i预后有一定意义。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分类

(一)临床特点

①中老年多发,l本组38例的平均年龄为53岁,l男性略多于女性(3:i2);②平时多有阵发性心悸、i气短、i胸闷和(或)乏力等症状,l病史多为数年(0.5~20年)。发作时常无明确诱因,l以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发作多见,l白天发作多于晚间;③多数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病史。部分病例有高血压史和(或)左心房增大;④有2种或者2种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并存;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l所有病例均服用过3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l其中5例应用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后发作减少;⑥长期多次发作后,l易转变为持续性或慢性房颤,l需复律治疗(7/38,l18%)。

 (二)分类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分类是根据心房的电活动特点而不是根据肌袖的电活动类型和频率分类的。例如,l肌袖的快速连续和不规律的电活动,l传到心房可以表现为房速、i房扑,l也可以表现为房颤。按照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l可分为以下几类:i①肌袖性房早;②肌袖性房速;③肌袖性房扑;④肌袖性房颤;⑤肌袖性紊乱心房律。如果按心脏电生理学特点和发作时与肌袖电活动的关系可进一步分类为:i①肌袖性房早(1:i1驱动性、i非1:i1驱动性);②肌袖性房速(1:i1驱动性、i非1:i1驱动性;触发性);③肌袖性房扑(1:i1驱动性、i非1:i1驱动性;触发性-峡部依赖性、i非峡部依赖性);④肌袖性房颤(1:i1驱动性、i非1:i1驱动性;触发性);⑤肌袖性紊乱心房律(驱动性、i触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