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分度

中国抗癌协会111998年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l是胃癌的重要癌前病变,l系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l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型性,l但不具有恶性特征。对这类病变,l目前国内及国外概念上还不统一,l名称混乱,l诊断标准也常常有很大出入。在日本的文献中,l对此类病称之为“异型上皮”(atypical1epithelium)或ATP,l或Ⅱa-subtype等。这些名称所描述的主要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的扁平隆起病灶,l显微镜下可见由密集的腺管构成的腺瘤样病灶。在欧美文献中所称dysplasia(异型增生)则包括有更为广泛的内容,l除了前述腺瘤样病变外,l还包括其他形态的胃黏膜的异型性改变。

目前国内病理界同意使用“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这一术语。该病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病理特征:i①细胞异型性:i细胞的大小、i形态不一致,l呈现多形性,l核浆比例增大,l胞浆嗜碱性增强,l极性紊乱等;②黏膜结构紊乱:i胃小凹不规则,l腺体的大小、i形状、i排列不规则,l并有“出芽”、i分枝、i乳头形成,l有的腺管背靠背或共壁等;③分化异常:i细胞的分泌功能减退或消失,l黏液细胞、i主细胞、i壁细胞的分化特征消失,l在肠化生上皮则见杯细胞、i潘氏细胞减少或消失等。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一般分为轻度、i中度、i重度三级,l国内外的同行多认为胃黏膜轻度异型增生无重要的临床意义,l可不予随诊或作较长间隔的随诊;中度及重度异型增生应当随诊,l有的重度异型增生与胃癌不易区别时再取活检或外科治疗。

在评价胃黏膜异型增生时,l除应考虑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l即腺管结构上的不典型性及其细胞学的异型,l也应考虑其细胞学的异型性,l即上皮细胞的异型程度和去分化程度,l进行全面衡量。

1.轻度异型增生11主要是指在胃黏膜炎症(特别是急性炎症和糜烂)及再生时出现的不典型增生,l但程度很轻且明显是良性,l形态特点如下:i

(1)腺管的结构轻度不规则,l即腺管的形状不规则,l排列有些紊乱和疏密不均。

(2)主要分布在黏膜浅部或仅见于黏膜深层。

(3)在胃型时,l其上皮细胞呈高柱状,l胞浆内黏液样分泌空泡或轻度减少或仍保存。肠型时,l杯状细胞减少。

(4)核变长圆或杆状,l体积稍增大,l深染。

(5)核排列较密集,l位于细胞基底侧。

(6)上皮细胞问往往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l特别是腺颈部。

注:i轻度不典型增生应与单纯性增生相区别,l单纯性增生主要系指腺颈部及胃小凹部分上皮细胞增生,l腺管伸长,l但腺管排列尚整齐,l与黏膜表面基本呈垂直状态,l上皮细胞分化成熟,l无异型性。

2.中度异型增生11这一级系指较重的不典型增生,l但仍属于良性,l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变,l其形态特点是:i

(1)腺管的结构不规则,l形状大小不一。

(2)腺管呈分支状,l排列较密集。

(3)常呈灶状,l有较清楚的界限,l其深部常可见囊状扩张的腺管。

(4)上皮细胞呈柱状,l如为胃型,l胞浆内分泌物减少或消失;如是肠型,l则杯状细胞甚少见或仅见残迹,l潘氏细胞也几乎不见。

(5)核呈长圆形或杆状、i增大、i浓染。

(6)核密集,l虽基本上位于细胞基底侧,l但排列稍显紊乱。

3.重度异型增生11这一级不典型增生程度较重,l接近癌变,l甚至与黏膜内高分化型腺癌不易鉴别,l其形态特点如下:i

(1)腺管的结构紊乱,l腺管的形状及大小不一。

(2)如果灶状不典型增生,l其表面腺管常呈锯齿状。

(3)不典型病变常达黏膜全层,l深部的囊状扩张腺不一定残存。

(4)上皮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l如为胃型,l分泌空泡几乎消失;如为肠型,l则不见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

(5)核比例增大,l浓染或疏松网状。

(6)核呈杆状或类圆形,l极性及排列紊乱。

4.异型增生与癌的鉴别11重度异型性虽可为胃癌前期病变,l但有的病例不易与黏膜腺癌区别,l以下几项可作为鉴定良性与恶性的参考,l但不是绝对依据。

(1)异型增生呈灶状,l且对周围组织呈现明显的挤压现象时,l多为恶性。

(2)腺管“生芽”、i不规则分支和上皮细胞“搭桥”、i共壁等现象明显时,l多考虑为恶性。

(3)异型增生的腺管有处呈实条索或巢团时,l多考虑为恶性。

(4)在一个腺管内异型的上皮细胞与正常细胞内突然衔接或相互交错者,l应考虑为恶性。

(5)不典型的上皮细胞核密集、i浓染,l并突出向细胞顶端的多为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