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三)

日本111995年

典型慢性胰腺炎病例有腹痛和腹部缩紧等临床症状,l或具胰腺外、i内分泌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标准为具备上述临床症状与表现者,l但也有在观察期间表现为无痛性或无症状性者。此类病例则须采用严格的临床诊断标准,l须依间隔一定时期复查的结果进行诊断。

有关诊断标准各项目的检查程序如下,l各个项目并具独立的诊断意义。

1.确诊病例(definite1chronic1pancreatitis)

1a)US:i胰腺呈伴声影之高回声(胰腺结石)。

1b)CT:i可显示胰腺钙化影像。

2)ERCP:i①胰腺内呈不均匀分布,l不均匀*1分支损害之不规则*2扩张;②主胰导管结石:i非阳性胰腺结石:i蛋白栓等引起闭塞或狭窄时,l乳头端的主胰导管或分支胰管呈不规则之扩张。

3)促胰泌素试验:i碳酸氢盐浓度低下,l并存在胰酶分泌量或(及)胰液量减少。

4)胰腺组织活检:i可见胰腺实质组织减少,l全面散在纤维化,l胰腺纤维化不规则,l主要见于小叶间。单纯小叶内纤维化不符合慢性胰腺炎,l此外,l又可见伴发蛋白栓,l胰腺结石,l胰管扩张、i增生、i上皮化生和囊肿形成等。

2.准确诊病例(probabkle1chronie1pancreatitis)

1a)US:i胰腺实质内部呈粗大点状高回声,l胰腺导管呈不整形扩张,l胰腺边缘呈不规则凹凸状变形。上述各条,l显示1项以上。

1b)CT:i显示为边缘不规则之凹凸变形影像。

2)ERCP:i胰主导管呈不规则扩张,l或非阳性结石或蛋白栓,l可有其一。

3a)促胰泌素试验:i仅有碳酸氢盐浓度低下,l或表现胰酶分泌量及胰液量同时减少。

3b)BT-PABA试验:i尿中PABA排泄率低下*3合并粪便胰凝乳蛋白酶活性低下(须经复查证实)。

4)胰腺组织学所见:i纤维化主要见于小叶内并伴胰腺实质脱落病变,l或胰岛形成孤立状,l或假性囊肿,l可有其一。

说明1:iUS或CT显示:i①胰腺囊肿;②胰腺肿瘤乃至肿大,l以及③胰管扩张(内腔>2mm,l不整扩张)为胰腺病变之重要的检出指标。唯其作为慢性胰腺炎诊断指标的特异性不强,l故当出现①~③所见时,l须进一步检查ERCP等以求确诊。

ERCP检查时,l毋须过大加压而能观察分支胰管造影为最佳。

促胰泌素试验的方法及正常参考值按日本消化病学会胰液测定检讨小委员会的终结报告(《日消志》84:i1920-1924:i1987)标准。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的胰腺病变诊断价值不大。

说明2:i

*1.“不均匀”:i指所见程度依部位不同而各异。

*2.“不规则”:i指胰管径和管壁失去平滑的连续性。

*3.BT-PABA试验(PFD试验)尿中PABA排泄率降低:i指61h排泄率<70%。

注:i1.不符合本临床诊断标准确诊、i准确诊条件的胰腺慢性炎症有:i

(1)慢性闭塞性胰腺炎:i胰腺导管明显闭塞、i狭窄部上游胰管明显扩张,l分支胰管扩张呈限局性。

(2)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i整个胰腺导管皆呈狭窄,l此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l犹待日后研讨。

2.持续性上腹部疼痛、i压痛或反复复发,l并伴血清胰酶异常的病例,l临床上可认作是一时性慢性胰腺炎可疑病例,l虽其有关检查呈现异常,l但不符合慢性胰腺炎之确诊、i准确诊标准。

3.肿瘤形成性胰腺炎11指形态上有肿瘤形成的胰腺炎,l多数符合慢性胰腺炎确诊,l也存在不相吻合之病例。

上列现行诊断标准,l简洁明了.系国际通用,l其中确诊及准确诊病例列为慢性胰腺炎而不包括可疑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l临床诊断标准注1之(2)提出自身免疫参与的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归属于胰腺慢性炎症的问题,l作者等总结出此类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为:i①一般无胰腺炎症状,l即或有,l亦为轻度;②可有高发生率之黄疸;③具高γ-球蛋白血症;④自身抗体阳性;⑤胰腺呈弥漫性肿大;⑥胰主导管弥漫性变窄;⑦胰腺组织学表现为萎缩、i纤维化和圆形炎性细胞浸润;⑧无胰腺结石和囊肿;⑨胆总管下段(胰腺内胆管)有狭窄;⑩常见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l如干燥综合征:i⑩对糖皮质激素有良好效应,l因而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