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杆菌肺炎

类鼻疽杆菌肺炎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1pseudomALIei,lPP)所引起的下呼吸道急性、i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流行于东南亚一些国家,l如泰国、i马来西亚、i新加坡等。近年来,l我国与东南亚各国来往频繁,lPP肺炎传人机会不容忽视。对于任何肺炎患者尤其具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PP肺炎之可能:i

(1)海南省、i广东、i台湾等地的居民。

(2)患者为农民、i渔民、i橡胶工人。

(3)糖尿病、i肾功能不全、i细胞免疫缺陷者的下呼吸道感染。

(4)发生于暴雨或洪水后且呈散发性流行的肺炎。

(5)从东南亚国家归来的或和这些地区人群有密切接触者。

(6)抗结核治疗无效的“肺结核病”。

诊断方法如下:i

1.细菌培养11对疑及PP肺炎者应作痰培养,l通常采用Achdowns培养基。

2.免疫测定法

(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iIsmail等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查PP肺炎患者血中微量抗原(PP内毒素),l方法简单迅速,l患者血中内毒素含量通常>16μg/ml。Ashdown等用此法测定患者血中特异性IgM和IgG,l且和间接荧光测定法、i间接血凝法进行比较。IgG的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9%,l比间接血凝法(74%)和间接荧光法为高。92%临床活动期患者IgM的ELISA滴度≥1:5.120,l93%亚临床型IgM≤1:1.280。若以临界水平1:1.280为准,l所有患者中的1/3属临床活动期。间接血凝法和IgM的ELISA法相结合,l其敏感性可达100%,l特异性95%。

(2)间接血凝法:i在泰国调查373例健康献血者、i65例婴儿脐血、i30例PP感染者(13例为败血症)及150例其他疾病住院患者。结果献血者有21%滴度≥1:i40,l该法敏感性、i特异性及可靠性在滴度≥1:i160时分别为77%、i92%和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