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i日本厚生省特定疾患间质性肺疾病调查研究班在1980年首次推出DPB的诊断标准后几经修改,l于1995年再次确定新的临床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i持续性咳嗽、i咳痰、i活动时气短。
(2)胸部听诊:i断续性湿哕音,l有时伴有干啰音或高调喘鸣音。
(3)胸部X线:i双肺弥漫分布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及肺的过度膨胀,l进展期病例可见支气管扩张,l胸部CT检查呈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
(4)肺功能检查:i1秒率降低(<70%),l动脉血氧分压降低(<10.7kPa),l可伴有肺活量减少,l残气量增加,l通常无肺弥散功能降低。
(5)实验室检查:i冷凝集效价增高64倍以上。
(6)有慢性鼻窦炎或既往有鼻窦炎病史(尽可能经X线证实)。
满足上述(1)~(6)项者DPB的临床诊断即可成立,l但最终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
引自
工藤翔二.1995.ひまん细支气管炎诊断の手引.厚生省特定疾患调查班平成6年度第2回班会议,l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