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1pneumonia,l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1ventilation,lMV)48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一直以来,l对于VAP的诊断是争议较多的,lVAP的早期诊断因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标准而难以建立。肺活检的组织学和病原学的发现是诊断的“金标准”,l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难普遍开展。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三个方面:i临床诊断标准,l非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和支气管镜诊断技术。

经典的诊断VAP临床标准

1972年,lJohnsone等提出VAP临床标准,l指接受MV治疗48h后符合下列条件者:i①X线显示新发生的或进展性的肺浸润;②体温>38.3℃或比平时体温上升≥1℃;③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比基础白细胞增高25%以上;④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Fabregas等将临床诊断标准与死亡即刻的尸检肺组织学检查作比较,l发现临床诊断标准中胸片的敏感性高达92%,l但特异性差仅为33%。如肺不张、i肺栓塞、i肺水肿、i肿瘤、i放射性肺炎、iARDS及药物反应等胸片均可出现浸润影。相反,l许多老年患者反应差,l临床虽有肺炎却无发热、i白细胞升高的表现。而将胸片结合其他3个临床指标中的任意两项,l敏感性可达69%,l特异性为75%。由于该标准存在较大的假阳性和假阴性,l导致许多没有肺炎的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l这也是多重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相反,l一些患有肺炎者可能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