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日本1木谷1诚一

哮喘患者常因周围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加、iIgE浓度升高、i胸部X线检查呈一过性肺部浸润阴影、i曲菌变应原(Asp变应原)皮试呈速发性反应等而疑及本病,l并开始进一步检查。临床表现为喘鸣、i咳嗽、i咯血、i棕黄色黏液脓性痰、i发热、i胸痛和血沉增快、iC反应蛋白升高等;若有肺部浸润,l则可闻及啰音;发生肺纤维化可出现低氧血症。临床诊断常根据Rosenberg等的诊断标准。

1.主要诊断标准

(1)哮喘:i哮喘为本病必不可少的症状。自发生哮喘至出现本病的间隔时间较长,l但哮喘发病年龄越大,l该间隔时间就越短;肺部出现浸润阴影时有没有哮喘症状。

(2)周围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加:i急性期达1000/mm3以上,l缓解期或使用类固醇激素后下降,l可作为反映病情变化的一项指标。

(3)Asp变应原速发性皮试阳性:i本病除Asp变应原速发性皮试阳性外,l6h后常出现迟发性反应阳性而呈双相反应性。

(4)抗Asp变应原沉淀抗体阳性:i采用0uchl-erlony法通过患者血清Asp与变应原反应而测定沉淀抗体。急性期呈阳性,l而缓解期呈阴性。

(5)血清总IgE浓度升高:i血清总IgE浓度升高(>4000U/ml),l而缓解期降至正常范围。

(6)肺部浸润阴影:i急性期肺部因嗜酸粒细胞浸润而发生改变,l胸部X线检查呈一过性、i游走性浸润阴影;病变支气管因含有菌丝的痰栓堵塞而出现一过性肺不张。

(7)近端支气管扩张症:i为ABPA的特异性改变。因段或亚段等近端支气管扩张而与一般的远端支气管扩张症不同,l末梢支气管正常。胸部X线检查可见因支气管壁肥厚所致的双轨征(tram1line1shadow)、i支气管扩张的印戒征(ring1shadow)以及痰栓堵塞支气管的牙膏征(tooth1paste1shadow)和手套指样征(gloved1finger1shadow);支气管造影可确诊,lCT也有助于诊断。

(8)抗Asp变应原的特异性IgE和IgG抗体效价升高(追加项目):i不仅抗Asp-IgE抗体,l抗Asp-IgG、iIgA、iIgM抗体效价也随病情变化而变化,l病情恶化时升高。

2.次要诊断标准

(1)痰中查到烟曲菌:i烟曲菌常深埋于痰栓中生长发育,l痰培养未必获得阳性结果,l但咳出棕黄色痰栓时镜检和培养的阳性率均较高,l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采集到痰栓样痰标本。

(2)有咳出棕黄色痰栓的既往史。

(3)Asp变应原的局部皮肤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型反应)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