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

1.自觉症状11一般症状为气急、i咳嗽,l患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l时有较多的黏液痰咳出。

2.体征11呼气相延长,l因肺组织过度膨胀、i膈肌运动受限致呼吸音减低;因呼气阻力增加,l有时出现缩唇呼吸及喉部呼气期鼾音。病情进展时,l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l有时因膈肌低平,l当膈肌收缩时,l出现胸腔径缩小的Hoover征。

3.胸部X线检查11肺组织过度膨胀,l肺野透光度增加,l肺血管纹理减少,l膈肌低平,l胸腔前后径扩大,l心胸比例减少(滴状心)等。

4.CT11胸部CT,l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有助于评价肺气肿的程度和范围,l但层厚10mm的扫描,l不适用于肺气肿的定量诊断。肺气肿时HR-CT呈边缘不清的圆形或类圆形高透光区,l根据高透光区的分布可将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i全小叶型及远端腺泡型3种。

5.肺功能检测11肺组织的过度膨胀使肺总量(TLC)、i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增加;肺气肿时TLC的增加是由RV增加引起的,l因此残气率(RV/TLC)增加,l而肺活量(VC=TLC-RV)减少;病情进展时,l还可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80%)。肺气肿时肺功能的特征性改变是由气道阻力增加和气道的易阻塞性所致的呼气功能障碍,l其中1秒量(FEV1.0)和1秒率(FEV1.0%=FEV1.0/VC)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指标,lFEV1.0%>70%时可诊断为阻塞性通气障碍。FEV1.0%实有两种含义,l其一为FEV1.0/VC的Tiffneau法,l其二为FEV11.0/FVC(FVC为用力肺活量)的Gaensler法。后一方法因可一次测定,l故广泛应用于临床,l但让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用力呼气可因混入空气而使FVC变小、iFEV1.0%变大,l因此,l动态评价肺气肿阻塞性通气障碍程度时以FEV1.0为宜。轻度肺气肿时,l上述肺功能检查常无异常改变,l宜行闭合容积(CV)测定。包括肺气肿在内的阻塞性肺疾病患者,lCV增加,l闭合容积曲线的Ⅲ相斜率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