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性抑郁的定义
血管性抑郁的概念来自对老年期抑郁的研究。老年期抑郁是指在老年期首次发病的抑郁症,l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类型。与年轻时发病的抑郁相比,l老年期抑郁患者有更多和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l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异常更为明显,l而家族史则较少见。早在1905年,lGaupp就发现45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最近,lKrishnann和Mcdonald以及Alexopoulos等分别独立地提出了“血管性抑郁”的假说,l认为老年期抑郁与血管性疾病有关(即使在发生抑郁症状时并没有临床证据表明存在血管性疾病)。他们认为,l血管性抑郁是老年期抑郁的一种亚型,l正如血管性痴呆(vascular1dementia,lVaD)是痴呆的亚型一样,l其在发病机制、i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l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支持该假说,l血管性抑郁的概念也逐渐得到认同。由于这一理论对研究老年期抑郁的发病机制、i预防和治疗均有着重要意义,l因此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血管性抑郁的定义目前仍在发展和改进中。Alexopoulos等认为,l血管性抑郁有两个主要特点:i具有血管性疾病或血管危险因素;晚发,l或在一次血管性疾病发作之后,l原先的早发型抑郁的病程发生改变。据此,l他提出血管性抑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血管性抑郁是指一组由脑血管病或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种老年期抑郁综合征;狭义的血管性抑郁是指脑部特殊部位的血管性损害引起的抑郁症,l后者将一部分由于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脑代谢或微结构改变而发生的抑郁排除在外。
(二)血管性抑郁的诊断标准
由于血管性抑郁的定义尚未完全明确,l因此,l诊断有一定的困难。Alexopoulos等提出的诊断标准是:i
(1)存在脑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2)影像学检查见穿支动脉供血区或白质高信号、i脑梗死、i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iWillis环动脉狭窄。
(3)65岁以后发生的抑郁或抑郁症状转变为持续性过程。
(4)有认知障碍、i精神运动迟缓和自知力差,l自罪感轻。
(5)无精神疾病家族史。
Steffen则认为,l由于目前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l故实用的诊断方法是患者同时具备2个要点,l即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老年期起病、i精神运动迟滞突出、i易伴认知功能减退的特点)又有神经影像学上脑血管病变的证据。对此类患者,l如坚持诊断老年期抑郁和脑血管病,l则显得过于保守。
引自
Alexopoulos1GS。Meyers1BS.Young1RC1et1al.1997.Vasca-lar1depression1hypothesis.11Arch1Gen1Psychiatry,l54:i915~922
Krishnan1KR。Mcdonald1WM.1995.Arteriosclerotic1de-pression.Med1Hypotheses,l44:i111~115
Steffens1DC.2004.Establishing1diagnostic1criteria1for1vas-cular1depression.J1Neurol1Sci.226:i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