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三)

世界胃肠病大会111994年10月洛杉矶

世界肝病学会学术大会111994年6月11坎肯

1.关于慢性肝炎的诊断命名

(1)自身免疫性肝炎:i以门脉周围病变为主的非自限性肝炎,l通常伴有高γ-球蛋白血症,l可检测到非特异性自身组织抗体,l多数对免疫抑制疗法有效。

(2)慢性乙型肝炎:i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肝炎,l持续6个月或以上,l可发展为肝硬化或与肝硬化并存。

(3)慢性丙型肝炎:i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炎,l持续6个月或以上,l可发展为肝硬化或与肝硬化并存。

(4)慢性丁型肝炎:i由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所致的肝炎,l合并于HBV感染持续6个月或以上,l可发展为肝硬化或与肝硬化并存。

(5)慢性病毒性肝炎,l由其他未定或未知病毒所致:i由未定或未知病毒所致的肝炎,l持续6个月或以上。

(6)慢性肝炎,l未确定是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i肝炎持续6个月或以上,l可能由肝炎病毒所致或与自身免疫有关,l但无法区分此两者。

(7)慢性药物性肝炎:i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肝炎,l持续6个月或以上,l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作用机理可能为:i①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②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特异质反应,l该特异性反应既可表现为代谢紊乱,l也可为免疫变态反应。

(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i慢性胆汁淤积性、i肉芽肿性、i破坏性炎症。主要累及叶间胆管和小叶胆管,l认为和自身免疫有关,l可演变为肝硬化或与肝硬化并存。

(9)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i为胆管的慢性、i进行性纤维增生性炎症。通常累及肝内和肝外胆管系统,l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l其病因尚未明确。

(10)肝脏Wilson病:i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肝病,l可发展为暴发性肝衰竭、i慢性肝炎和肝硬化,l1合并上述之一。其缺陷基因位于第13对染色体的长臂。

(11)肝脏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i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蛋白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肝病,l典型表现为血中α1-抗胰蛋白酶(血清α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水平异常低下,l可导致慢性肝炎和肝硬化,l也可合并两者之一。在儿科病人,l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同时合并非综合征性肝内胆管缺乏或伴巨细胞样变的新生儿肝炎。

2.应废弃的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关的诊断名称

(1)慢性肝炎及其相关性疾病:i慢性活动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病;慢性持续(迁延)性肝炎;慢性小叶性肝炎;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胆管周围炎。

(2)肝硬化:i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Laennec肝硬化;营养性肝硬化。

描述形态的名称如小结节性肝硬化可用,l但应同时加上病因学分类。例如:i大结节性肝硬化,l病因不明。

3.慢性肝炎的组织学分级11大会报告指出各分级计分系统都有各自优缺点,l分析了Knodell的组织学活动度指数(HAI)的优点及必需修改之处,l列出供参考。

4.慢性肝炎的分期11大会报告列举3个近似的分期方案(见下表)。

5.Scheuer对分级、i分期的建议11该建议受到大会重视,l录此以供参考(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