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二)(不可预料的毒性)

1.临床诊断要点11肝脏病变与病毒性肝炎相似,l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l可发展为肝衰竭而致死,l也可导致类似梗阻性黄疸的肝内胆汁淤积。有相对较短(4周)的服药史和进行性发展的肝损害是这种反应的印证。发热、i皮疹和嗜酸粒细胞增多可以在肝损害之前或同时发生,l这在一些药物(如苯妥英钠)较常见,l而在另一些药物(如异烟肼)则少见。

2.实验室诊断要点11急性肝细胞受损的生化表现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lAST、iALT升高;碱性磷酸酶中度升高,l低凝血酶原血症提示预后差。在药物损害所致胆汁淤积时,l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同时,l转氨酶仅轻度升高。

3.形态学诊断要点11药物导致的病变较广泛,l包括淤胆、i炎症及肝细胞受损。肝细胞受损的特点是出现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i嗜酸小体和及不同程度单个核细胞、i嗜酸粒细胞炎性反应,l因此药物(如氟烷)所致肝损伤、i坏死可仅位于腺泡3区(小叶中央区)。淤胆的典型表现为小静脉周围淤胆,l可以合并或不合并门静脉区炎症。肝细胞坏死可以与淤胆混合存在。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导致肉芽肿形成。

4.病原学诊断要点

(1)服用已报道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史。

(2)无病毒性肝炎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的证据。

(3)给予试验剂量来证实所怀疑药物的作用,l对诊断有所帮助,l在必需连续用药的情况下应考虑施行(但是当病情开始即类似病毒性肝炎者,l再给予试验剂量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致命性的损伤)。阳性结果有诊断意义,l但也会有假阴性结果。

(4)有全身和组织学的过敏反应证据(发热、i皮疹和血中和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对诊断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