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三)

GB11l5996—1995

1.流行病学史11发病在EHF疫区及流行季节,l或病前两月内有疫区旅居史,l或病前两月内有与鼠类或其排泄物(尿、i粪)或分泌物(唾液)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

2.111早期症状和体征:i起病急,l发冷,l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l乏力,l呈衰竭状;头痛,l眼眶痛,l腰痛(三痛);面、i颈、i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l呈酒醉貌;眼睑浮肿、i结膜充血,l水肿,l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黏膜呈网状充血,l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2.211病程经过:i典型病例有发热期、i低血压期、i少尿期、i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前3期可有重叠,l并存在有大量5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

3.实验室检查

3.111血检查:i早期白细胞数低或正常,l3~4日后明显增多,l杆状核细胞增多,l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

3.211尿检查:i尿蛋白阳性,l并迅速加重,l伴显微血尿、i管型尿。

3.31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411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3.511从病人血液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检查到EHF病毒抗原或EHF病毒RNA。

4.病例分类

4.111疑似病例:i具备1及2.1。

4.211临床诊断病例:i疑似病例加2.2,l3.1,l3.2。

4.311确诊病例:i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3.3,l3.4,l3.5中的任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