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防治布氏杆菌病工作会议1977年9月11甘肃11张掖
布氏菌病的诊断是综合性的,l主要靠:i
(1)流行病学接触史(包括患布病的家畜、i野生动物及其产物、i布氏菌培养物)。
(2)临床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细菌学、i血清学和皮内变态反应等。
凡具备(1)、i(2)、i(3)或(3)性或培养出布氏菌即可确定为病人。对已接种过菌苗的人,l因目前尚无确切的鉴别诊断方法,l应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据,l血清凝集素效价高低,l皮内变态反应强弱仅作参考。
不具有临床症状,l不能诊断为病人。
1.血清学检查判定标准
(1)血清平板凝集试验:i0.2(++)以上为阳性。
(2)试管凝集试验:i1:1OO(++)以上为阳性。
(3)抗人体球蛋白试验(Coomb试验):i1:200(++)以上为阳性。
(4)补体结合试验:i1:10(++)以上为阳性。
(5)半胱氨酸试验:i1:25(++≥以上为阳性(试行)。
上述试验,l有一项以上为阳性者,l即认为是布氏菌病血清学检查阳性。
(6)皮内变态反应:i皮试后48h观察,l皮肤红肿浸润范围2.5cm×2.5cm以上为阳性。
确认布病,l应注意和风湿性关节炎、i类风湿、i结核等疾病相鉴别。血清凝集反应阳性,l应注意区别沙门氏菌感染引起交叉反应。
2.临床分型
(1)急性期:i凡有发热和明显的其他症状、i体征(包括慢性患者急性发作),l并出现较高的血清学阳性效价者。
(2)慢性期活动型:i凡体温正常或低烧,l但症状、i体征反复发作加重(即有慢性炎症存在),l并出现稍高的血清学阳性效价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者。
(3)慢性期相对稳定型:i体温正常,l症状、i体征较固定或功能障碍往往因气候变化,l劳累过度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