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分类法(一)

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1987年6月11柳州

1.肺结核类型

(1)原发型肺结核(代号:iⅠ型):i为原发结核感染引起的临床病症。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l并发淋巴结支气管痿时,l如淋巴结肿大比较显著,l两肺内只有较少的播散性病变时,l仍归本型。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代号:iⅡ型):i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结核)及亚急性、i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浸润型肺结核(代号:iⅢ型):i是继发型肺结核的主要类型。肺部有渗出、i浸润及(或)不同程度的干酪病变,l可见空洞形成。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于本型。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代号:iⅣ型):i是继发型肺结核的慢性类型。常伴有较为广泛的支气管播散性病变及明显的胸膜增厚,l肺组织破坏常较显著,l伴有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而造成患处肺部组织收缩和纵隔、i肺门的牵拉移位,l邻近肺组织常呈代偿性肺气肿。

(5)结核性胸膜炎(代号:iⅤ型):i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2.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11病变范围按左、i右侧,l分上、i中、i下肺野记述。上肺野:i第二前肋下缘内端水平以上。中肺野:i上肺野以下,l第四前肋下缘内端水平以上。下肺野:i中肺野以下。有空洞者在相应肺野加一“0”号。右侧病变记在横线以上,l左侧病变记在横线以下。一侧无病变者以(-)表示。

3.痰结核菌检查11痰菌检查为诊断和考核疗效的主要指标,l痰菌检查阳性以(+)表现:i阴性以(-)表示。必须注明痰菌检查的方法,l以涂(涂片),l集(集菌)或培(培养)表示。如涂(+);集(-);培(-)。痰菌阴转以连续3个月,l每月至少一次涂片或集菌法检查(有条件者作培养检查)阴性为标准。病人无痰或未查痰时,l应注明“无痰”或“未查”。

4.活动性及转归11在判断病人的活动性及转归时,l可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i肺内病变空洞及痰菌等情况决定。

(1)进展期:i凡具备下述一项者属进展。新发现的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恶化、i增多;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痰菌阳性。

(2)好转期:i凡具备下述一项者属好转。病变较前吸收好转;空洞闭合或缩小;痰菌阴转。

肺结核进展或好转期均属活动性,l系需要治疗、i管理的病人,l即登记管理Ⅰ组(传染性)和Ⅱ组(非传染性)。

(3)稳定期:i病变无活动性、i空洞闭合、i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菌1次)均达6个月以上。如空洞仍然存在,l则痰菌须连续阴性l年以上。稳定期病人为非活动性肺结核,l属初步临床治愈,l系尚需观察的病人,l即登记管理Ⅲ组。稳定期病人经观察两年,l病变仍无活动性、i痰菌仍持续阴性(应尽可能用集菌法或培养法),l作为临床痊愈,l取消登记。如仍有空洞,l则须观察3年以上,l才能取消登记。

如因各种原因或初步诊治时缺乏对比资料而不能确定活动性或转归时,l可记“活动性未定”。一般仍以活动性肺结核处理为宜。

5.记录程序11肺结核分类法可按下列程序记录:i肺结核分类、i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i痰菌检查、i活动性及转归。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后应加括弧注明“急性”或“慢性”。干酪性肺炎也应在类型后加括弧注明。

病人如有肺外结核或(及)重要合并症时,l可附记在最后。举例:i

原发型肺结核1集(-)好转期,l右颈淋巴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1集(-)进展期

浸润型肺结核1集(-)进展期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涂(+)好转期,l肺心病

结核性胸膜炎1培(-)进展期

以上5例也可简写如下:i

1集-)好转,l右颈淋巴结核

Ⅱ急1集(-)进展

1集(-)进展

1涂(+)好转脯心病

1培(-)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