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分类(一)

美国结核病分类

美国防痨协会于1917年根据胸部X线、i病变分布范围、i参考空洞之有无和大小,l将续发性肺结核分为轻、i中、i重三度。轻度是指病变轻微,l总面积不超过一侧的肺尖部(第二肋骨胸骨接合处以上体积),l无空洞;中度是指一侧或两侧病变总面积不超过一侧肺的体积,l若为浓密融合性病变,l总面积则不超过一侧肺的l/3,l如有空洞存在,l直径总和不超过4cm;超过上述范围者谓之重度。近30年来,l随着化疗的广泛应用,l结核病流行疫情显著下降,l截至l980年,l美国分类法已经过l4次修订。最新的分类法是以结核病发病机制为基础,l以全人口为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诊断是按接触史、i感染情况、i是否临床患病(现病例),l以及接受化疗等情况,l分为0组及l~5组,l对儿童和成人均适用。

0.无结核病接触,l未感染(无接触史、i结素试验阴性)。

1.接触结核,l无感染证据(有接触史、i结素试验阴性)。

2.结核感染,l无结核病变[结素试验阳性,l细菌学检查阴性(如作时),l临床和(或)X线无结核病证据]。

化疗情况[预防性治疗:i①无;②在化疗中(开始日期);③终止化疗(日期):i完全(医嘱疗程)、i不完全]。

3.结核病11现病例[结核菌培养阳性(如做时),l或结素试验阳性且有临床和(或)X线结核病证据]。

病变部位:i肺、i胸膜、i淋巴结、i骨和(或)关节、i泌尿生殖系、i播散性(粟粒性)、i脑膜、i腹膜、i其他。

应注明主要患病部位,l并列出次要部位,l最好说明具体的解剖部位。

细菌学情况:i①阳性:i仅用镜检(日期),l仅用培养(日期),l镜检及培养(日期);②阴性(日期);③未查。

化疗情况:i①在化疗中(起始日期);②不完全化疗(终止日期)。

有时下列情况也需注明:i①X线发现:i正常,l不正常(有无空洞,l稳定、i恶化或进步);②结素皮试反应:i阳性,l阴性。

4.结核病11非现病例[有既往患病史,l或X线表现为稳定病灶,l且结素试验阳性、i结核菌阴性(如做时),l无临床和(或)X线现病证据]。

化疗情况:i①未化疗;②在化疗中(起始日期);③终止化疗(日期);完全、i不完全。

5.可疑结核病(诊断待定)

化疗情况:i①未化疗;②在化疗中(起始日期)。

几点说明:i在3个月以内的新感染者,l应接受预防性化疗。对结素皮试阳性者,l应寻觅结核病灶;在未发现临床和(或)X线患病证据前,l单是结素阳性反应者应属“2”组。“3”组包括各种检查项目完备的现症结核病例;在未完成全部检查前的病例属于“5”组可疑结核病。每一现症患者的病史、i体检、i实验室和X线资料以及治疗过程,l均应在登记处详细记载备案,l直到治愈才能销案;复发者又恢复“3”组登记。“4”组包括从未经过治疗,l或正接受预防化疗,l或是已完成治疗的对象,l但均非现病病人。若一时还不能排除现病,l特别是以往未经足够化疗者,l应属“可疑结核病”,l待证据充足时,l转入“3”或“4”组。可疑患者均属“5”组,l但在“5”组登记不能超过3个月,l诊断一旦明确,l即应转入上述适当的组内。

1980年美国胸病委员会通过的分类法着眼于社会全人口,l抓住结核病流行和控制流行的关键、i感染和细菌的环节而对现症患者则缺少详细描述,l适用于目前结核病疫情较轻的少数国家,l而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目前尚难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