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一)

成都座谈会临床组11l972年11成都

1.临床类型和病情分度11钩体病在临床上可分为:i流感伤寒型、i肺出血型、i黄疸出血型、i脑膜脑炎型、i肾型及胃肠型等六型。为了掌握病情轻重,l便于疗效比较,l按毒血症、i出血程度及重要脏器损害情况等,l对各型钩体病进行病情分度。

(1)流感伤寒型:i以发热、i头疼等毒血症为主,l主要内脏无显著损害。

轻:i体温低于39℃,l轻度头疼,l全身肌疼。

中:i体温在39℃以上,l低于40℃,l明显头疼及全身酸疼。

重:i体温在40℃以上,l全身毒血症显著,l明显衰弱,l脉搏、i呼吸显著加快。

(2)肺出血型:i全身毒血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轻:i痰中带血,l而无呼吸、i循环功能障碍表现。

中:i毒血症状较重,l咯血稍多,l呼吸稍快,l肺部有湿性啰音,lX线检查肺部有肺纹理增多,l散在点片状阴影。

重:i全身毒血症状重,l咯血量增加,l基本具有下列五大征象。

1)面色苍白,l发绀。

2)心慌、i烦躁。

3)呼吸迫促,l每分钟30次以上。

4)肺部湿性啰音迅速增加。

5)心率每分钟达l20次以上;或有心音减弱、i心律不齐、i奔马律等心肌损害表现。

危:i神志不清,l极度烦躁,l呼吸极度困难,l显著发绀,l痰鸣,l大量咯血或口鼻涌出鲜血。

(3)黄疸出血型:i全身毒血症状,l伴有不同程度肝、i肾损害与黄疸、i出血等表现。

轻:i轻度黄疸,l黄疸指数低于30单位,l无明显出血。

中:i中度黄疸,l黄疸指数在30单位以上,l但低于80单位,l有出血倾向(如鼻出血、i皮肤黏膜出血,l或少量咯血、i便血),l尚无急性肾功不全。

重:i重度黄疸,l黄疸指数在80单位以上,l有明显出血(便血、i咯血、i呕血等)和急性肾功不全。

危:i尿毒症、i肝昏迷、i广泛出血及休克。

(4)脑膜脑炎型:i全身毒血症伴有脑膜脑炎表现者。

轻:i有剧烈头疼、i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重:i除上述表现外,l并有意识障碍、i谵妄、i抽风,l或呼吸、i循环衰竭等。

(5)肾型:i全身毒血症状伴有肾功损害表现。

轻:i全身毒血症状,l血中非蛋白氮增高,l尿中有较多血球、i管型及蛋白。

重:i尿少、i尿闭,l非蛋白氮显著增高,l或有酸中毒、i尿毒症等。

(6)胃肠型:i

轻:i全身毒血症及胃肠炎症状者。

重:i除上述症状外,l并出现休克、i肾功能不全等表现。

2.早期临床诊断11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复杂,l易与疟疾、i流感、i肝炎等多种疾病相混淆,l简便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l极待研究解决。根据现有材料,l初步提出本病的早期临床诊断要点、i诊断标准及其和有关疾病的鉴别。希不断积累经验,l提出一套更好的简易诊断方法。

(1)流行病学特点:i在流行地区,l夏秋季节,l于1~2周内有疫水接触史,l尤其是未曾接受预防注射的易感者,l具有本病临床表现者应加考虑。

(2)早期临床特点:i本病各临床型的早期均呈败血症之经过,l其主要表现可概括为3个基本症状和3个基本体征,l简化为两句话:i“寒热、i酸疼、i病势重(衰弱无力),l眼红、i眼疼、i淋巴结疼。”

寒热:i多突然高热,l伴有畏寒,l少数有寒战。发热多呈持续性或弛张性,l很少间歇性。

酸疼:i全身酸疼常很明显,l头疼多剧烈,l且持续多日。

衰弱无力:i多感衰弱无力,l病势沉重,l不能下床活动,l甚至体温不很高者也如此。

眼结膜充血:i本病眼结膜充血的特点是没有分泌物和疼痛、i怕光等感觉。其充血程度不等,l可分为轻、i中、i重3度。

轻度“+”:i结膜外侧部有轻微充血。

中度“++”:i结膜外侧部充血较明显;结膜其他部分也有轻微充血。

重度“+++":i整个结合膜充血,l小血管交织呈网状,l其中有几条粗大血管,l可有黏膜下出血,l眼皮浮肿。

黏膜轻度充血,l也可见于其他热性病;中度充血,l尤其是重度充血,l最具特征。

腓肠肌疼和压疼:i为常见的早期表现,l可分为轻、i中、i重度。

1)轻度“+”:i微感小腿疼或仅有轻度压疼。

2)中度“++”:i腓肠肌疼和压痛均较明显。

3)重度“+++”:i腓肠肌剧疼,l拒按,l不能下床行动。

轻度的腓肠肌疼在诊断上有参考意义:i中度、i重度的腓肠肌疼的意义更大。

淋巴结肿疼:i表浅淋巴结,l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疼很常见,l但须与原有的淋巴结及其他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者相区别。原有的淋巴结无疼痛和压疼,l表面扁平;钩体病时的淋巴结多有轻度疼痛和轻度压疼,l多数为黄豆大至蚕豆大。局部化脓性感染,l可查见局部病灶。如能除外上述两种情况,l则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除上述基本表现外,l本病早期还可有呼吸、i消化系统及出血倾向等症状。

(3)常规化验:i

血象:i本病的白细胞计数多属正常或轻度增高,l高于20000/ml或低于4000/ml者较少见。中性粒细胞常增高(有的地区指出,l本病血象中有杆状核增高,l可进一步观察)。

尿:i多有轻度蛋白尿,l可有少量血球、i管型等。

血沉降率:i多增速。

3.早期临床诊断指标11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史,l临床要点和常规化验等综合材料可以初步作出早期临床诊断。

(1)凡流行病史符合,l具有本病的主要症状及一项以上中度或重度的基本体征而不符合其他热性病之诊断者,l可初步诊断为钩体病;如常规化验符合,l则更有助于诊断。

(2)凡流行病史符合,l具有本病的若干主要症状及一至数项轻度体征,l而不符合其他热性病之诊断者,l可作为钩体病的疑似病例;如常规化验符合,l则诊断的可能性更大。

(3)青霉素治疗反应有助于本病的诊断,l但须掌握剂量,l密切观察,l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