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1池本秀雄1.基础疾病:i
(1)恶性淋巴肿瘤等淋巴-网织系统疾病。
(2)白血病、i再生障碍性贫血、i慢性贫血等血液疾病。
(3)糖尿病、i肝功能障碍、i肾衰竭等代谢疾病。
(4)原发性免疫功能不全,l此外大多还包括其他胶原性疾病、i恶性肿瘤等。
2.治疗手段诱发者:i
(1)细胞毒性药剂。
(2)免疫抑制剂。
(3)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制剂。
(4)强力的放射线治疗。
(5)体内(血管、i尿路)插入异物。
(6)其他药剂(有降低噬菌能力、i招致无颗粒细胞症者)。
另外,l由于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或机遇性菌株的增殖比降低抗感染力更为重要。
3.机遇性菌(平时无害菌,l即所谓弱毒菌)11美国CDC(疾病控制中心)于1977年发表的病原微生物的危险度分类为l~5度;而日本则分为l、i21a、i2b、i3a、i3b、i4等。其中危险度为l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危险性,l可供实习或生物监控用,l而危险度4在实验室感染的机会甚多,l一旦被感染后,l多为重症甚至致命,l故危险度小的微生物才符合机遇性菌的要求。
机遇性菌包括危险度为l或2的细菌、i真菌、i病毒、i原虫、i寄生虫的各种平时无害菌(弱毒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