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分类

按程度:i一般指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l超过50%为重度肥胖。

按脂肪分布:i分为中心型肥胖和周围型肥胖两型,l中心型肥胖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见下表)。

按起病年龄:i分为幼年起病型肥胖和成年起病型肥胖。幼年起病型肥胖又称体质性肥胖、i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型肥胖。其主要特点:i起病于婴幼儿期;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l也存在后天的过营养;增多的脂肪呈全身性分布;脂肪细胞变化,l数量

增多,l体积肥大(见下表);对胰岛素不敏感;治疗效果差。成年起病型肥胖,l又称获得性肥胖、i脂肪细胞肥大型肥胖,l其主要特点是:i起病多在20~25岁以后;发病原因存在遗传因素,l但后天过营养显得更突出;增多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躯干;脂肪细胞的变化主要以体积增大为主;相对治疗效果好,l饮食可控制。

按脂肪组织种类分为两种:i①黄色脂肪组织增多型肥胖。其主要特点:i病理所见呈单泡脂肪细胞,l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l直径25~200μm,l常密集而呈多边形,l细胞质内含一个大的脂肪滴,l其他成分被推向细胞的一侧;脂肪分布主要在皮下组织、i网膜、i肠系膜、i黄骨髓等;其主要功能为储脂、i保温、i参与脂肪代谢、i缓冲保护内脏、i产热、i产生并分泌脂肪细胞源性活性因子等;含量约占成人体重的10%,l为体内最大的“能量库”。②棕色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其主要特点:i病理所见为多泡脂肪细胞,l含多个较小的脂肪滴和较多的线粒体,l细胞核圆形居细胞中央部,l富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脂肪分布主要在肩胛间区和腋窝等处;其主要功能是产热、i抗寒、i保温;其含量成人很少,l新生儿含量多,l1年后开始减少,l约占体重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