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11早在20世纪60年代,l已有学者认识到肥胖、i高血压、i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往往共存,l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CVD)有关。当l996年第一个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问世后,l兴起了一个研究胰岛素抵抗(IR)的新时代。Gerald1Reaven于20世纪80~90年代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l于l988年作了著名的Banting演讲,l认为此种集结状态的基础是IR,l并称之为X综合征。此名称曾有人称为“富裕综合征“、i“死亡四重奏”、i“多代谢综合征”、i“IR综合征”等,l但目前多用l997年Zimmet等提出的代谢综合征(MS)。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MS的工作定义,l并于l999年作了修正。当时比较重视IR,l故提出IR为糖尿病、i糖耐量减低(IGT)等的基础,l也提到用钳夹试验测定IR等。此后几年来,l各学术组织均提出了各自的MS定义。有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的指南,l2001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推动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l其中MS已作为正式的一种病名。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纲要——成人教育组第3次报告(NCEP-ATPⅢ)中也提出了一个定义。2005年底《Circulation》杂志又发表了修正版。此后美国内分泌学院(ACE)与AACE共同发表了一个对IR的声明,l在其定义中使用了体重指数(BMI)而不是腰围,l且提出IR有种族差异等问题。中国糖尿病学会(CDS)于2004年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的MS新定义。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希望能够统一各种定义,l发表了一个全球共识。IDF提出的定义中强调中心性肥胖,l并提出此为必要条件,l认为肥胖(脂肪因素)与IR都是MS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l目前有许多MS定义共存,l并未统一。
2005年9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及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发表了一个共识,l认为目前诊断MS尚不成熟,l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但接着IDF制定MS定义的两位主席对此进行了反驳。目前,l争论仍在继续。
2.各种MS定义内容的比较11各种定义内容列于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