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l当其功能因各种肝病而受损时,l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l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l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约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l其中20%~30%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我国各型肝炎、i肝硬化的发病率较高,l因此由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引起的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并不少见,l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异常的糖代谢对于有效地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和改善患者预后均十分重要。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先有乏力、i纳差、i腹胀及脾大、i黄疸、i腹水等肝病症状体征,l多无糖尿病症状体征,l仅实验室检查符合糖尿病诊断,l其多饮、i多食不明显,l与肝病者常有食欲减退有关。即使在病情非常严重时本病患者多无糖尿病神经及血管并发症,l极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二)诊断要点
1.肝源性糖尿病多出现于肝病之后,l有时与肝病同时发生,l多伴肝功能异常。
2.糖尿病症状轻或无,l多无原发性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3.空腹血糖可以轻度升高或正常,l但餐后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l餐前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l餐后血糖>1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l若>7.8mmol/L而<11.11mmol/L则诊断为糖耐量减退。对不能做OGTT的患者应经常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l以求早期诊断糖尿病。
4.胰岛素释放试验示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偏高,l餐后胰岛素反应不良或反应延迟。且血清C肽一般正常或下降,lC肽与胰岛素的比值下降。
5.除外原发性糖尿病,l尤其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可增加HBV及HCV的感染率,l且糖尿病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