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207—2001(一)分型分度原则
根据右手X线片各部位病变特点分型分度。
(二)大骨节病X线分型
在X线水平上将大骨节病分为活动型、i非活动型和陈旧型三型。
1.活动型
有下列X线征者为活动型大骨节病:i
a)骨骺等径期前,l干骺端先期钙化带轻度凹陷、i毛糙、i骺核或骨骺形态不整,l骺线变窄或伴有骨小梁紊乱。
b)骨骺等径期前,l先期钙化带有明显凹陷,l其深度超过2mm。
c)先期钙化带凹陷、i硬化,l同时伴有骨端、i骨骺或腕骨的改变。
2.非活动型
具有下列X线征者为非活动型大骨节病:i
a)骨骺等径期前:i①先期钙化带凹陷呈修复期的双层影像的X线征(见WS/T79);②不伴有干骺端改变的骨端各种X线征;③不伴有干骺端改变的腕骨各种X线征;④不伴有干骺端改变的骨端、i腕骨联合改变的各种X线征。
b)骨骺等径期,l先期钙化带凹陷、i硬化均在2.0mm以下者。
3.陈旧型
干骺闭合后,l有下列X线征者为陈旧型大骨节病:i
a)骨端软骨下硬化、i边缘凹陷、i骨赘形成等X线征。
b)腕骨硬化、i边缘凹陷、i囊样变等X线征。
c)指间关节呈粗大变形的骨性关节者。
d)指间关节呈半脱位者。
e)以上四项联合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三)大骨节病X线分度
将儿童大骨节病及成人大骨节病分为轻度病变、i中度病变和重度病变。
1.儿童大骨节病:i干骺闭合以前及病理性早闭的儿童适用此条。
(1)儿童大骨节病诊断见GB16003。
(2)病变程度判定
轻度病例:i符合下列之一者为轻度病例:i
a)仅有干骺端病变且为+或++者。
b)仅有骨端病变且为+或++者。
中度病例:i符合下列之一者为中度病例:i
a)仅有骨端改变,l且为+++者。
b)干骺端,l骨端均有病变者。
c)骨骺,l干骺端均有病变者。
d)腕骨,l骨端均有病变者。
重度病例:i符合下列之一者为重度病例:i
a)三个部位或四个部位有病变者。
b)干骺早闭者。
2.成人大骨节病:i干骺闭合以后的成人适用此条。
(1)骨赘:i无0分
小于2mm的骨赘111分
大于等于2mm但小于4mm的骨赘112分
大于等于4mm的骨赘113分
(2)关节间隙狭窄:i无0分
有狭窄但尚未达到正常关节腔隙的1/2者11分
狭窄超过l/2但尚未接触者112分
关节半脱位或关节接触(至少有一点)或(和)有关节游离体(关节鼠)者113分
(3)骨性关节面下硬化:i无111110分
有11111分
(4)骨性关节面下囊样变:i无11110分
有11111分
(5)关节横向变形:i无11110分
有11111分
(6)边缘凹陷:i无11110分
有11111分
注:il.第l腕掌关节不包括边缘凹陷。
2.头-舟关节不包括边缘凹陷、i骨赘和关节变形。
3.判定分数从0~10分,l0为正常成人,l
1~4分为轻度病变,l5~7分为中度病变,l8~10分为重度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