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11995年吐血系胃络受损,l络伤血溢,l出现血从口中呕吐而出的病症,l指上消化道出血。
1.诊断依据
(1)呕吐液呈咖啡色或暗红色,l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l多夹有食物残渣,l混有胃液。
(2)初起常有恶心,l胃脘不适或疼痛。吐血量多者头晕心慌,l汗出肢冷,l甚或晕厥。
(3)脘腹有压痛,l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心率增快,l血压下降,l面色苍白。
(4)呕吐物或大便隐血试验强阳性。
(5)胃肠X线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l可明确出血病灶部位及性质。
(6)肝功能、i甲胎蛋白测定、i癌胚抗原及胆、i胰、i肝、i脾B超等检查排除肝脏及其他疾病所致的吐血。
2.证候分类
(1)胃热炽盛:i吐血量多,l色红或紫暗,l常夹有食物残渣,l脘腹胀闷甚则疼痛,l口臭便秘,l或大便色黑。舌质红,l苔黄,l脉滑数。
(2)肝火犯胃:i吐血色鲜红或紫暗,l呕哕频作,l嘈杂泛酸,l胃脘痞胀灼热,l心烦易怒,l胁痛口苦。舌质红、i苔黄、i脉弦数。
(3)瘀阻胃络:i吐血紫暗,l胃脘疼痛,l固定不移,l痛如针刺或刀割,l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或有瘀斑,l苔薄,l脉涩。
(4)脾不统血:i吐血反复不止,l时轻时重,l血色暗淡,l胃脘隐痛,l喜按,l神疲畏寒,l心悸气短,l自汗,l便溏色黑,l面色苍白。舌质淡,l苔白,l脉弱。
(5)肝胃阴虚:i吐血量多色红,l脘胁隐痛,l嘈杂吐酸,l烦热颧红,l盗汗、i咽干口燥。舌红无苔,l脉细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