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12003年11重庆1.概念11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l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组织缺损系由胃酸、i胃蛋白酶自我消化所致,l故称消化性溃疡。近年发现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密切,l故对Hp(+)者又称Hp相关性溃疡。
2.临床表现11起病缓慢,l病程迁延,l上腹痛具有周期性、i节律性等特点,l伴反酸嗳气,l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l可有神经功能证候群。
3.类型
(1)西医分类11胃溃疡、i十二指肠溃疡、i穿透性溃疡、i隐匿型溃疡或特殊类型溃疡,l如:i幽门管溃疡、i多发性溃疡、i复合性溃疡、i球后溃疡、i巨大型溃疡、i老年性溃疡、i小儿溃疡以及类固醇性溃疡等。
(2)中医证型
1)肝胃不和证11A.主要证候:i①胃脘胀痛,l窜及两胁。②善叹息,l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③暖气频繁。④嘈杂泛酸。⑤脉弦。B.次要证候:i①口苦。②胸闷食少。③性急易怒。④舌质淡红,l苔薄白或薄黄。C.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l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
2)脾胃虚寒证11A.主要证候:i①胃脘隐痛,l喜暖喜按。②空腹痛重,l得食痛减。③泛吐清水。④舌质胖,l边有齿痕,l苔薄白。B.次要证候:i①畏寒肢冷。②头晕或肢倦。③纳呆食少。④便溏腹泻。⑤脉沉细或迟。C.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l或主证第l项加次证2项。
3)胃阴不足证11A.主要证候:i①胃脘隐痛或灼痛。②似饥而不欲食,l口干不欲饮。③大便干燥。④舌红少津裂纹、i少苔、i无苔或剥苔。B.次要证候:i①口干舌燥。②纳呆干呕。③失眠多梦。④手足心热。⑤小便淡黄。⑥脉细数。C.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l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
4)寒热夹杂证11A.主要证候:i①胃脘隐痛或胀痛,l喜温按。②口苦而淡。③呕吐酸水。④舌淡或淡红,l体胖有齿痕,l苔黄白相间或苔黄腻。B.次要证候:i①口干失眠。②大便时干时稀。③小便淡黄。④脉细弦。C.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
5)瘀血阻络证11A.主要证候:i①胃脘痛如针刺或如刀割,l痛处不移。②胃痛拒按,l食后胃痛加重。③舌质紫暗或见瘀斑。8.次要证候:i①胃痛剧烈,l可痛彻胸背,l肢冷汗出。②呕血或黑便史。③脉涩或沉弦。C.证型确定:i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
4.诊断标准
(1)慢性、i周期性、i节律性上腹痛伴反酸者——初步诊断。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i穿孔史或现症者——基本诊断。
(3)胃镜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兼查Hp,l方法如尿素酶实验或C14-UBT),l或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见胃或十二指肠有龛影或球部变形者一确定诊断。
良性溃疡内镜下分三期六段:i活动期(A期,lA1A2)、i愈合期(H期,lH1H2)和瘢痕期(S期,lS1S2)。A1期:i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l中心覆盖厚白苔,l可伴有渗血或血痂,l周围潮红,l充血水肿明显;A2期:i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l无出血,l周围充血水肿减轻。一些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多个散在、i浅表溃疡,l斑点状或小片状,l内镜下酷似白霜覆盖在充血、i水肿黏膜上,l称为霜斑样溃疡,l可能是溃疡处于A期进展过程或愈合中的一种表现。
H1期:i溃疡处于愈合中,l其周围充血、i水肿消失,l溃疡苔变薄、i消退,l伴有新生毛细血管;H2期:i溃疡继续变浅、i变小,l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S1期:i溃疡白苔消失,l呈现红色新生黏膜,l称红色瘢痕期;S2期:i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l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l称白色瘢痕期。诊断内容举例:i十二指肠球部溃疡,lA1期,l寒热夹杂型,l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