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111987年此标准在1987年全国肛肠学会溃疡性结肠炎学术研讨会上讨论通过。
(一)诊断标准(见相关章节)
(二)分型标准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l具有病程长,l反复发作,l迁延不愈等特点,l其中各个证型一般都具有泄泻、i腹痛、i黏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的里急后重等共同证候。除此以外,l在辨证分型时,l还要抓住各证型的特殊证候(以下证型均省略共同证候)。
1.实证
(1)湿热内蕴型:i
主证:i便中夹脓带血,l里急后重,l身热,l舌苔黄腻,l脉滑数。
兼证:i肛门灼热,l胃痞纳呆,l大便秽臭,l小便短赤。
治则:i(略)。
(2)气滞血瘀型:i
主证:i肠鸣腹胀或腹痛拒按,l面色晦黯,l舌紫或有瘀斑、i瘀点,l脉弦涩。
兼证:i泻下不爽,l嗳气食少,l胸胁胀满。
治则:i(略)。
2.虚证
(1)脾肾两虚型:i
主证:i久泻不愈,l形寒肢冷,l食减纳呆,l腰膝酸软,l遇寒加重,l舌淡、i苔白、i脉沉细。
兼证:i少气懒言,l腹中隐痛喜按,l腹胀肠鸣,l五更泄泻。
治则:i(略)。
(2)阴血亏虚型:i
主证:i午后低热,l头晕目眩,l失眠盗汗,l舌红少苔,l脉象细数。
兼证:i腹中隐痛,l心烦易怒,l神疲乏力。
治则:i(略)。
3.疗效判断标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