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北方热病协作组111995年风温肺热病是感受风热病毒所引起的,l以冬春两季多发的急性外感热病。“身热咳嗽烦渴”为必有之证,l故陈平伯在《外感温病篇》中说“风温为病,l春日与冬季居多,l或恶风或不恶风,l必身热咳嗽烦渴,l此风温病证之提纲也”。《素问·刺热篇》说“肺热病者,l先淅然厥,l起毫毛,l恶风寒,l舌上黄。身热,l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l不得太息……”可见,l肺热病与风温病的症状相似。因此合称为风温肺热病。其病变部位在肺,l病机为痰热、i瘀毒互阻致肺脏功能失常。其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循卫气营血,l但病变重点始终在肺,l且肺为多气少血之脏,l故把住气分关,l乃是治疗的关键。从临床表现来看,l风温肺热病可概括西医的急性肺炎、i支气管周围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肺部感染疾病。
(一)诊断依据
1.发病特点11起病急,l传变快,l病程较短,l冬春为多。
2.主证11发热、i咳嗽、i咳痰(痰白或黄或黏稠或带血)、i口干渴、i舌红苔白或黄、i脉数。
3.兼证11恶寒或寒战、i胸闷或胸痛、i气急或气喘。
4.肺部体征11局部叩诊浊音,l听诊有呼吸音低、i支气管呼吸音、i湿啰音。
5.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透视肺部有炎性改变。
(2)末梢血象白细胞升高,l中性增多。
(3)痰培养、i病毒分离发现病原体。具备2、i4,l结合第3项即可确诊,l其他两项供参考。
(二)证候分类
1.热在肺卫11发病初起,l发热重恶寒轻,l咳嗽咯白痰,l口微渴,l头痛,l鼻塞,l舌边尖红,l苔薄白或微黄,l脉浮数。
2.痰热壅肺11高热烦渴,l咳喘胸痛,l咳黄痰或带血,l舌红苔黄或腻,l脉滑数。
3.热陷心包11灼热夜甚,l神昏谵语,l咳喘气促,l痰声漉漉,l舌蹇肢厥,l舌红绛,l脉细滑数。
4.阴竭阳脱11高热骤降,l大汗肢冷,l颜面苍白,l呼吸急促,l痰涎壅盛、i唇甲青紫,l神志恍惚,l脉微欲绝,l血压下降,l舌红少津,l脉微细欲绝。
5.气阴两伤,l余热不尽11低热夜甚,l干咳少痰,l口燥咽干,l五心烦热,l神倦纳差,l舌红少苔,l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