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

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慢性肾炎、i肾病综合征和隐匿性肾炎。

根据会议讨论制定的方案如下:i

(一)本证

下列4个证型中,l凡具备任何3项者,l即可辨为该型。

1.肺肾气虚

(1)面浮肢肿、i面色萎黄。

(2)少气无力。

(3)易感冒。

(4)腰脊酸痛。

(5)舌淡、i苔白润、i有齿印、i脉细弱。

2.脾肾阳虚

(1)浮肿明显、i面色皓自。

(2)畏寒肢冷。

(3)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i足跟痛。

(4)神疲、i纳呆或便溏。

(5)性功能失常(遗精、i阳痿、i早泄)或月经失调。

(6)舌嫩淡胖、i有齿印、i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肝肾阴虚

(1)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

(2)头晕、i耳鸣。

(3)五心烦热、i口干咽燥。

(4)腰脊酸痛或梦遗或月经失调。

(5)舌红少苔,l脉弦细或细数。

4.气阴两虚

(1)面色无华。

(2)少气乏力或易感冒。

(3)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

(4)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i咽部暗红。

(5)舌质红、i少苔或脉细或弱。

(二)标证

凡具备下列任何一项者,l即可确定。

1.外感11有风寒或风热。

2.水湿11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

3.湿热

(1)皮肤疖肿、i疮疡。

(2)咽喉肿痛。

(3)脘闷纳呆、i口干不思饮。

(4)小便黄赤、i灼热或涩痛、i不利。

(5)舌苔黄腻、i脉濡数或滑数。

4.血瘀

(1)面色黧黑或晦暗。

(2)腰痛固定或呈刺痛。

(3)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

(4)舌色紫暗或有瘀点、i瘀斑。

(5)脉象细涩。

(6)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升高。

(7)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i血浆黏度升高。

5.湿浊

(1)纳呆、i恶心或呕吐。

(2)身重困倦或精神委靡。

(3)血尿素氮,l肌酐偏高。

说明:i辨证分型时需标本结合,l以本为主,l如肺肾气虚兼风寒或风热证;脾肾阳虚兼血瘀、i水湿证,l肝肾阴虚兼湿热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