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

第二届全国中医肾脏病会议

说明:漫性肾功能不全的氮质血症,l直至尿毒症期,l病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l中医辨证分型是为了便于临床治疗而设。由于本病呈动态发展的变化,l所以分型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便于临床使用,l我们把分型尝试以正虚为主,l兼夹邪实,l且每种正虚皆可兼夹数种邪实,l这样处理比较灵活地解决正邪之间变动着的矛盾。慢性肾功能不全直至尿毒症期,l患者都可有血虚的表现,l因此分型中血虚可以不单独标明,l特别是尿毒症期,l从正虚的角度来看都是阴阳气血俱虚,l故可归属阴阳两虚之中。

(一)正虚诸证

凡具备任何3项者,l即可辨证为该型。

1.脾肾气虚

(1)面色无华。

(2)少气乏力。

(3)纳差腹胀、i大便偏稀。

(4)口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或饮亦不多。

(5)腰膝酸痛、i手足不温。

(6)夜尿频多。

(7)舌淡有齿痕,l脉象沉弱。

2.脾肾阳虚

(1)面色苍白或皓白。

(2)神疲乏力。

(3)纳差便溏或有水肿。

(4)口黏口淡不渴。

(5)腰膝酸痛或腰部冷痛或有畏寒肢冷。

(6)夜尿频多清长。

(7)舌淡嫩胖、i齿痕明显、i脉象沉弱。

3.肝肾阴虚

(1)面色痿黄。

(2)口苦口干喜饮或喜凉饮。

(3)目睛干涩。

(4)大便干结。

(5)腰膝酸痛,l脉细或弦细,l手足心热。

(6)头晕耳鸣。

(7)舌淡红形瘦,l无苔或薄黄。

4.气阴两虚11见脾肾气虚两证及肝肾阴虚两证者即可确定。

5.阴阳两虚11见脾肾阳虚两证及肝肾阴虚两证者即可确定。

(二)邪实诸证

凡具备任何1项者,l即可辨证为兼夹该邪实。

1.外感11风热或风寒。

2.痰热

(1)咳痰黄稠。

(2)咳痰白黏但舌苔黄腻。

3.水湿11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

4.湿浊

(1)呕吐频作舌苔白腻。

(2)口有尿味,l口黏不欲饮。

5.湿热

(1)呕吐频作舌苔黄腻。

(2)口有尿味口干口苦口黏喜凉饮。

(3)小便灼热、i涩痛、i不利。

6.瘀血

(1)面色晦暗、i唇暗。

(2)腰痛固定或刺痛。

(3)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

(4)舌质紫暗或有瘀点、i瘀斑。

7.风动

(1)筋惕肉啁,l手指蠕动。

(2)抽搐痉厥。

8.风燥皮肤,l干燥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