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精神病专业1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 1987年5月11江西11九江躁狂抑郁症的诊断,l按198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委员会黄山会议《躁狂抑郁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按以下标准。
(一)躁狂发作
1.肝火内扰型
(1)精神症状:i①*隋感高涨,l易激惹;②思维奔逸,l言语滔滔不绝;③躁动不安,l喊闹不休;④昼夜少眠;⑤重者可意识模糊。
(2)躯体症状:i①大便干结;②小便黄;③*舌质深红,l苔黄躁;④脉弦洪数。
2.肝胆郁热型
(1)精神症状:i①*隋感活跃,l易激惹;②联想加速,l言语增多;③夸大、i自负;④精力充沛,l动作增多;⑤睡眠减少。
(2)躯体症状:i①大便干结;②小便色黄;③*舌质红,l苔黄;④脉弦数。
3.热盛伤阴型
(1)精神症状:i①*睛绪饱满;②言语较多;③动作较多,l但易疲惫;④注意力不集中;⑤睡眠较少。
(2)躯体症状:i①大便干;②体质较弱;③*舌质红嫩,l少苔;④脉弦细数。
4.其他型:i难以纳入以上各型的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1.肝郁脾虚型
(1)精神症状:i①*多愁善虑;②悲观厌世;③情绪不稳;④唉声叹气;⑤失眠多梦。
(2)躯体症状:i①*两胁胀满;②腹胀痛泻;③身倦纳呆;④舌淡红,l苔薄白;⑤脉弦细。
2.肝血瘀滞型
(1)精神症状:i①*隋绪抑郁;②自杀观念或行为;③心情烦躁;④思维联想缓慢;⑤运动迟缓。
(2)躯体症状:i①面色晦暗;②胁肋胀痛;③妇女闭经;④*舌质紫暗、i瘀点、i苍白;脉沉细。
3.心脾两虚型
(1)精神症状:i①*失眠健忘;②兴趣缺乏;③心悸易悸;④善悲易哭;⑤倦怠乏力。
(2)躯体症状:i①*面色淡白或萎黄;②食少腹胀便溏;③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4.脾。肾阳虚型
(1)精神症状:i①*精神萎靡;②情绪低沉;③嗜卧少动;④心烦惊恐;⑤心悸失眠。
(2)躯体症状:i①面色皓白;②阳痿遗精(妇女带下清稀);*③舌质胖淡或有齿痕、i苔白;④脉沉细。
5.其他型11难以纳入以上4型的抑郁发作。
说明:i(1)本分型中每一证型的精神症状必需
符合其中3项,l躯体症状需符合其中两项。有“*”号者为必备症状。
(2)本分型为试用草案,l在临床实践中试用、i验证、i以便今后修订,l使之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