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盗汗(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11995年

自汗、i盗汗是指人体阴阳失调,l营卫不和,l腠理失密而引起的汗液外泄。时时汗出,l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l醒后汗止者为盗汗,l常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1.诊断依据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l在头面、i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

(2)昼日汗出溱溱,l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l醒后汗止者为盗汗。

(3)必要时作X线胸部摄片,l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作抗“O”、i血沉、i黏蛋白、iT3iT4基础代谢等检查以排除肺痨、i风湿痹、i甲亢等。

2.证候分类

(1)肺卫不固:i头面、i颈胸部时时出汗,l活动后尤甚。怕风,l平素易感冒,l倦怠乏力,l面色皓白。舌质淡,l苔薄白,l脉弱。

(2)营卫不和:i汗出恶风寒,l肢体酸楚,l或有微热,l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l脉缓。

(3)阴虚火旺:i寐中头、i颈、i胸背或全身出汗,l汗出而醒,l心烦身热,l口渴咽干,l唇红,l或午后潮热,l颧红。舌质红,l苔薄白,l脉细数。

(4)气阴两虚:i自汗、i盗汗,l畏寒,l劳累后加重,l神倦乏力,l咽干口渴。舌红,l苔薄白,l脉细数。